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栎

增加 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種 麻櫟
'''麻櫟'''(學名:Quercus acutissima)是一種產自東亞洲的 [[ 中國 ]] [[ 韓國 ]] [[ 日本 ]] 的橡木,現時在北美洲亦布種植。它們是 [[ 土耳其 ]] 櫟的近親,同被編入麻櫟類中。它和其他樹種能混雜交織成練好的樹形,它的根深,萌芽能力也強,但是移植後不易成活。麻櫟抗污染、抗塵土、抗風能力都較好,壽命也長,可達500年以上。又名青岡、橡椀樹。
==植物特徵==
麻櫟是中型的橡木,可以生長達25—30米高,樹幹直徑達1.5米。樹皮呈深灰色及有深的皺紋。葉子長8—20釐米,每邊有14—20個細小三角形的鋸齒。
 花朵是以風力傳播花粉的柔荑花。果實是堅果,約於授粉後18個月成熟,長2—3釐米及闊2釐米,底部呈橙色,頂部漸變為綠褐色。外殼深1.5—2釐米,表面有長4—8毫米的軟毛。果味很苦,但卻仍有松鴉及白鴿等會吃,而 [[ 松鼠 ]] 只會在沒有其他食物時才吃。
==生長習性==
麻櫟是陽性植物,喜歡 [[ 陽光 ]] 和濕潤的 [[ 氣候 ]] ,耐寒耐旱,不喜歡積水的地方,也不耐鹽鹼地,最好是在透水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區域分佈==
麻櫟常和 [[ 楓香 ]] [[ 馬尾松 ]] [[ 柏樹 ]] 等混雜或交織成小面積樹林,它垂直分佈從雲南海拔2200到山東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中,多於我國遼寧南部、華北和陝西、甘肅南部, [[ 黃河 ]] 中下游以及長江流域居多。
==種植及用途==
麻櫟在北美洲東部廣泛被種植且已自然化,在歐洲雖有種植但未曾自然化。很多在北美洲的麻櫟都是為野生動物的食物而種植,因它有較原產的橡樹有更豐富的果實產量,不過由於其苦味使得不怎麼受歡迎。麻櫟樹亦生長較快,卻引發了入侵物種的問題。麻櫟的木材有其他橡樹的特徵,不過卻很易裂開,故此只可作為圍欄之用。
麻櫟樹形高大,樹冠伸展,濃蔭蔥郁,因其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可作庭蔭樹、行道樹,若與楓香、苦櫧、青岡等混植,可構成城市風景林,抗火、抗煙能力較強,也是營造防風林、防火林、水源涵養林的鄉土樹種。本種對 [[ 二氧化硫 ]] 的抗性和吸收能力較強,對 [[ 氯氣 ]] 、氟化氫的抗性也較強。
它的種子含有澱粉和脂肪油,可以釀酒和作為飼料,種子油可以製作肥皂,樹皮和殼鬥可以提取拷膠,果實可以入藥,有澀腸止瀉,能消乳腫的作用。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720,2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