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俞建勇

增加 12,85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俞建勇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俞建勇.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F%9E%E5…”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俞建勇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俞建勇.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F%9E%E5%BB%BA%E5%8B%87&src=tab_baike&correct=%E4%BF%9E%E5%BB%BA%E5%8B%87&ancestor=list&cmsid=63c72294dff5099f0c3bf98b763adae8&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694756582c23112f33550f201241f4eb&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E4%BF%9E%E5%BB%BA%E5%8B%87/10337559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64年05月26日
| 出生地点 = 上海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学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俞建勇''',1964年5月26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宁波市]],纺织材料专家<ref>[http://www.sohu.com/a/209560253_330868],搜狐, 2017-12-09</ref>,[[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42035118.html],中国工程院</ref>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责任人<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252232804070479&wfr=spider&for=pc],百度, 2019-08-19</ref>。

现任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252232804070479&wfr=spider&for=pc],百度, 2019-08-19</ref>。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进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改名中国纺织大学,今东华大学)就读纺织材料专业 。

1985年9月,本科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纺织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

1988年3月,硕士毕业后,继续在中国纺织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

1991年10月,博士毕业后,进入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91年10月-2000年07月)、教授(2000年07月-)。

1997年10月,进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有机材料工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09月)。

2001年9月,出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2005年01月)。

2005年1月,出任东华大学现代纺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9年12月) 。

2008年7月,出任东华大学科研处处长(-2009年12月)。

2009年12月,出任东华大学副校长(-2016年01月)。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2016年1月8日,不再担任中共东华大学委员会常委、东华大学副校长 。

2017年3月,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
[[File:俞建勇2.jpg|缩略图|俞建勇]]

2019年8月,任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俞建勇在天然纤维资源开发、化学纤维创新应用、新型结构纱线和功能纺织材料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工作。突破黄麻纤维精细化与制品加工关键技术,推动天然纤维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攻克竹浆纤维制造及其产品应用关键技术,促进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发展;研发新型环锭集聚纺技术及加工系统,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研发特种纺织复合结构及其成形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新型战略武器系统发展并起到重要作用 。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2年,俞建勇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军工配套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等40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及大量横向科研项目;现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先后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4项,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 。

'''成果奖励'''

2012年- 竹浆纤维及其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ref>[http://textilekeylab.dhu.edu.cn/c6/de/c7791a181982/page.htm],华东大学, 2013-01-22</ref>

2010年- 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ref>[https://www.maigoo.com/mingren/11057.html],买购网, 2017年3月1日</ref>

2009年- 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9年- 舒适性超薄苎麻面料系列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七完成人

2007年-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2007年- 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2007年- 环锭紧密集聚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完成人<ref>[https://www.maigoo.com/mingren/11057.html],买购网, 2017年3月1日</ref>

2006年- 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6年- 长丝、短纤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其产品, 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完成人<ref>[https://www.maigoo.com/mingren/11057.html],买购网, 2017年3月1日</ref>

2006年- 纺织品高质量、低消耗加工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

'''承担项目'''

纳米纤维/驻极纤维防雾霾口罩滤布产业化技术,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新型超仿棉聚酯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

生物可降解聚酯纤维制备及应用技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精细化黄麻纤维纺织印染加工关键技术,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生物降解性脂族聚酯纤维的研制及其产业化,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基于纳米纤维气凝胶的超轻质高效吸音材料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纳米纤维防水透湿膜的可控制备及其特异化输运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超细纳米纤维构建的高灵敏甲醛气体传感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气泡静电纺丝力学模型及其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海基战略导弹实弹模拟用充气排水漂浮气囊研制, 国家重大军工配套项目

一步法多异混纤丝的研发与产业化,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论文著作&授权专利'''

截至2014年,俞建勇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EI收录;授权和公示国家专利80余项。赴美、日等国参加国际会议,发表会议论文10余篇 。

'''论文著作'''
[[File:俞建勇3.jpg|缩略图|俞建勇]]
2011年- 《静电纺丝与纳米纤维》, 丁彬,俞建勇,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0年- 《集聚纺纱原理》, 竺韵德,俞建勇,薛文良,程隆棣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4年- 《Electrospun Nanofiber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 丁彬,俞建勇编著, 德国Springer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1)Ping Xu, Junmo Kang, Jae-Boong Choi, Jonghwan Suhr, Jianyong Yu*, Faxue Li, Joon-Hyung Byun, Byung-Sun Kim, Tsu-wei Chou. Laminated ultrathin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raphene films based stretchable and transparent high-rate supercapacitor. ACS Nano, 2014, 8(9): 9437-9445.

2)Xianfeng Wang, Bin Ding, Gang Sun, Moran Wang and Jianyong Yu*, Electro-spinning/netting: A strateg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lymer nano-fiber/net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3, 58(8): 1173-1243.

3)Jinyou Lin, Feng Tian, Yanwei Shang, FujunWang, Bin Ding, Jianyong Yu*. Co-axial electrospun polystyrene/polyurethane fibres for oil collection from water surface, Nanoscale, 2013 5(7): 2745-2755.

4)Xiaoru Wang, Yang Si, Xianfeng Wang, Jianmao Yang, Bin Ding, Lei Chen, Zuming Hua and Jianyong Yu*. Tuning hierarchically aligned structures for high-strength PMIA-MWCNT hybrid nanofibers, Nanoscale, 2013 5(3): 886-889.

5)Jinyou Lin, Bing Ding, Jiamao Yang, Jianyong Yu*, Gang Sun. Subtle regulation of the micro- and nanostructures of electrospun polystyrene 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oil absorption. Nanoscale, 2012, 4(1): 176-182.

6)Na Wang, Xianfeng Wang, Bin Ding, Jianyong Yu*, Gang sun. Tunable fabr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lyamide-66 nano-fiber/nets for high efficiency fine particulate filtra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4): 1445-1452.

7)Juanping Hu, Xianfeng Wang, Bin Ding, Jinyou Lin, Jianyong Yu*, Gang Sun. One-step electro-spinning/netting technique for controllably preparing polyurethane nano-fiber/net. 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2011, 32(21): 1729-1734.

8)Lifang Liu, Qianli Wang, Zhaopeng Xia, Jianyong Yu*, Longdi Cheng. Mechanical modification of degummed jute fibre for high value textile end use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0, 31(1): 43-47.

9)Shuai Zhang, Faxue Li, Jianyong Yu*, You-Lo Hsieh. Dissolution behaviour and solubility of cellulose in NaOH complex soluti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1(3): 668-674.

10)Z.P. Xia, J.Y. Yu*, L.D. Cheng, L.F. Liu, W.M. Wang. Study on 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jute fibres using modified Weibull distribution. 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2009, 40(1):54-59.

'''授权专利'''

一种黄麻的梳理细化方法, ZL 200510111705.10

一种黄麻的牵伸细化方法, ZL 200510111706.60

一种竹节纱线控制方法, ZL 200510027900.60

一种平行股线制作装置, ZL 200610029506.00

流场均匀扩散器, ZL 200410017777.50
[[File:俞建勇4.jpg|缩略图|俞建勇]]
精细化黄麻绒纤维专用刺辊齿条, ZL 200510024526.40

精细化黄麻绒纤维专用盖板针布, ZL 200510024527.90

竹材成纤的制备方法, ZL 02151265.5

长丝短纤维复合纱抗剥毛测试仪, ZL 02136019.7

赛罗菲尔纺纱模量补偿装置, ZL 02110754.8

===人才培养===
俞建勇认为人才培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从大环境看,国家正处于转型期,国内许多先进技术都是在"学习西方",面向未来,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也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努力适应未来国家发展的需要,注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校创新型人才,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团队合作完美融合。同时,要建立起更加开放的课程体系,点面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断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一味的"强制灌输"。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理论应用时的一些问题,这也要求师资力量要跟的上,要求老师的创新思维要跟的上,否则,创新式教学将难以推进 。

截至2013年,俞建勇已指导硕士研究生83名、博士研究生25名,2011年指导博士研究生刘雍的论文《气泡静电纺丝技术及其机理研究》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

===荣誉表彰===

2003年-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2008年- 东华大学首届校长奖

2010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首届中国纺织学术大奖

2013年12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社会任职==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毛纺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

2017年2月24日 上海市松江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人物评价==
俞建勇是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领域的专家,他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纺织新材料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华大学评)
==视频==
===俞建勇谈世界纺织科技进步与发展, 三个维度解读科技创新下新突破===
{{#ev:youku| XMzgzNTY1MDA2OA }}
===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俞建勇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ev:youku| XMzk2NDA0MTY0NA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化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