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点茶

移除 1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点茶.jpg|350px|缩略图|右|<big>点茶</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29/c08e453f8f944f3a82ec02cb2480a49c.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38445356_66177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点茶 ''' ,后人称点茶法,后衍生为 [[ 日本 ]] 之抹茶道,是 [[ 东亚 ]] 食茶方式之一种。在中国流行于宋代,为宋代生活中的四艺之一,与[1] [2],与 花艺 ]] 、鉴古、品香合称为“四般闲事”。后传入日本并延续至今,是茶道的主要茶艺。
{{cquote|凡欲点茶,先须熁盏。
以一匕投盏内,先注汤少许调习,旋添人,环回击拂,汤上盏可七分则止。着盏无水痕为妙。|朱权 ·《茶谱》}}
点茶在 [[ 明朝 ]] 及其以后逐渐式微,现流行于日本一带。
==生产工艺==
为了得到上好的 [[ 茶叶 ]] 制成 [[ 抹茶 ]] ,在茶芽生长期间,会把茶树遮盖起来,这是为了防止 [[ 阳光 ]] 直射而导致 [[ 叶绿素 ]] 流失,同时可以促进 [[ 氨基酸 ]] 的产生、提高茶叶的甘甜味。摘下茶叶最好的嫩芽部分。采用最古老的蒸青制法,经过蒸汽杀青、 [[ 石磨 ]] 碾磨、干燥等工序,从而成为微小细腻的茶粉。
==文化==
最早的抹茶文化,其实是源自中国 [[ 宋朝 ]] ,鼎盛于 [[ 唐朝 ]] ,随后由日本禅师带回日本,从而衍生出日本的茶道文化。
在传统的宋代点茶中: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
北宋 [[ 苏轼 ]] 《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 [[ 南屏山 ]] 来试点茶三昧手”,其中的“三味手”说的就是高明的点茶能手。
[[ 茶筅 ]] ,宋代中国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因为宋人经常以点茶的技艺赌胜负,所以点茶也叫做“斗茶”。一般以 [[ ]] 制作,将细竹丝系为一束,加柄制成。茶筅的主要作用是将注水后的抹茶充分打散,形成厚厚的粥面(即泡沫)。
==程序==
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宋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 [[ 茶盏 ]] 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
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 [[ ]] 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 [[ 茶汤 ]] ,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
点茶之后,便形成了一碗御抹茶,打出了无数细小的泡沫,使茶与水、 [[ 空气 ]] 充分融合,新鲜研磨出的抹茶散发的香味清新淡雅,入口香甜润滑,打开后的抹茶只有少许的苦味。 
==参考文献==
128,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