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民族音乐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冯子存===
[[ 冯子 存1904 存]]1904 出生于[[河北]][[阳原县]],河北阳原县东井集镇西堰头村人。冯子存有着很高的艺术天分,同时他从小受到家乡民间音乐的熏陶:他的大哥会拉板胡、四胡,当过吹鼓手;二哥会吹笛子。在哥哥们的影响下,冯子存也喜欢上了音乐,他尤其钟爱笛子,因此从小跟二哥学吹竹笛。11岁那年,他学会了吹笛子,并开始为村里的高跷队伴奏。由于生活的艰难,他十七岁跟随大哥到包头谋生。他白天向大哥学习皮毛手艺,夜晚和当地的乐手聚在一起,吹拉弹唱。高亢、豪放、粗犷的内蒙古的“爬山调”使冯子存听得入了迷,于是,他就用笛子模仿。四年里,他不仅学会了内蒙古特有的“爬山调”,还学会了“蒙古民歌”和“二人台”,这对他的笛子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学习和融会了二人台音乐中笛子的“滑、揉、抹、剁”等特有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唇、舌、指、气、组合”五大类完整的演奏技法体系。
1925年,冯子存与艺友组成卖艺班子,把二人台带回家乡,使这一剧种在[[张家口]]地区流传开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同时,冯子存的笛子艺术也在阳原一带名声大振。1927年,冯子存流浪卖艺到了地处坝上的[[尚义县]],他一边卖香烟、卖瓜子,一边继续苦练笛子艺术。张北坝上地区长年风沙迷漫,气候寒冷,他经常住小店、宿庙堂、饮冰雪、吃冻馍。山沟、高坡、场院、磨坊都是他卖艺的场所。勤学苦练使他的笛子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有时他会孤身一人在荒无人烟的黄沙地里迎着大风骑着骆驼吹笛子,这是他练功的一绝,叫做吹“顶风笛”,群众送他个绰号叫“吹破天”。
===赵松庭===
[[ 赵松庭 ]] ,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上海法学院]]肄业。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
曾任[[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名誉校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民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128,7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