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橋頭糖廠

增加 4,19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橋頭糖廠'''舊稱為「橋仔頭糖廠」,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縣定古蹟,現名為高雄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
'''橋頭糖廠'''舊稱為「橋仔頭糖廠」,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縣定古蹟,現名為高雄糖廠,是台灣第一座現代化機械式製糖工廠,創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被列為縣定古蹟,製糖廠、防空洞、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迴廊與連續拱門仿自歐洲建築風格。

==簡介==
臺糖高雄廠,舊稱橋仔頭製糖所,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原隸屬於[[<ref>[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765說明],臺灣大百科橫幅,98-09-24</ref>]]株式會社。又稱橋頭糖廠、橋仔頭糖廠,現為高雄市定第[[三級古蹟]]。

==現況==
2002年9月經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今製糖廠、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糖廠也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台糖公司於2006年廠區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將工廠區及辦公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
,另進駐一批藝術工作者,作品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假日有行駛觀光五分仔車─[[橋頭線]],終點為高雄花卉農園中心。

台灣糖業博物館由[[<ref>[https://www.taisugar.com.tw/chinese/index.aspx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ref>]高雄區處經營管理,高雄區處轄區包括原[[旗山糖廠]]、高雄營運處等區域。
現時橋仔頭糖廠分為兩個廠區,一為原製糖工廠行政區,現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另一部份為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

== 沿革 ==
臺糖高雄廠,又稱橋頭糖廠、橋仔頭糖廠,舊稱橋仔頭製糖所

'''1900年'''
由[[臺灣製糖|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設立。並開始勘查、擇址。

'''1901年'''
2月動工興建,11月第一製糖所完工

'''1902年'''
1月15日第一製糖所正式運轉

'''1905年'''
開始擴建宿舍群

'''1908年'''
第二製糖所成立

'''1911年'''
擴建完畢

'''1931年'''
興建神社,取代傳統觀音信仰

於[[二次世界大戰]]中多棟建築物被炸毀

'''1960年代'''
神社改建為中山堂

'''1970年代'''
因國際糖價下跌,停止廠內建設營造

'''1999年'''
7月橋頭糖廠正式停工

'''2001年'''
社區地方人士成立[[<ref>[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2953說明],玩全台灣旅遊網,</ref>]]進駐

'''2002年'''
9月[[高雄縣政府]]將橋頭糖廠指定為縣定古蹟

'''2006年'''
台糖公司將橋頭糖廠規劃成立為糖業博物館

'''2008年'''
白屋進駐原日式招待所空間

'''2010年'''
[[<ref>[https://tendrum.com.tw/TpHome/ct],十鼓文創Ten-Drum,</ref>]園區進駐

== 建築 ==
社宅事務所
模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的建築,採地上架高結構以利通風,迴廊和連續拱門造型則是歐洲傳統建築的移植。 建於1901年,結構融合了木造(屋架、基樁)、磚砌(牆身)、鋼筋混凝土(觀景台四柱),是台灣建築史上重要的工程。
建於1901年,前方原是一片空地,乃是[[日本]]武裝部隊的練兵場。建築風格同社宅事務所,為仿荷蘭在東南亞殖民地建築,樣採地上價高結構、迴廊及連續拱門造型。

宿舍區
1940年(昭和15年)建造,做為當時廠長居住之宿舍。廠區內最具代表性的宿舍建築,形式為木造瓦頂平房,有前庭後院,建築形式保留完整。1955年為因應起居需求,內部格局略有改變。

黑觀音像
1902年,[[鈴木藤三郎]]社長立此雕像,主要是體恤遠離故鄉且生命受到「抗日份子」威脅的日本技術人員,同時也希望藉此拉近台灣農民對製糖會社的向心力。經考證,此觀音像係仿日本[[奈良]][[藥師寺東院堂]]聖觀音像(約鑄造於1902年)是同一風格的作品,為日本佛像雕塑史上的代表作。當初鈴木社長鑄造四尊觀世音菩薩佛像,一尊祀立高雄橋仔頭糖廠,一尊祀立於鈴木社長的故鄉鎌倉別墅,一尊祀立鈴木社長森町的龍山住宅,一尊祀立東京深川日本製糖廠本部,具有不菲的藝術價值。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0 分類亞洲史地總論]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