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氏璧

移除 3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和氏献璧 ===
和氏璧最早見載[[东周]]末年著作《[[韓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ref>庾仲雍《荆州记》载:“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荆山, 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处。”《湖北通志》载:“案《韩非子》云卞和得玉楚荆山,其地在今南漳县,盖《禹贡》之南条荆山也。”</ref> ,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時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於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爾後厉王被弒,[[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将该玉献给他,武王命令玉工鉴定这块玉石,鉴定的结果是和氏所贡献的仍是一块石头,结果和氏右脚也被砍掉。最後和氏带着玉石回到楚山,在那里他恸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国国君[[楚文王]]派人询问事情的缘由,和氏说:“我並非为被砍去雙脚而伤心,而是因宝玉被认定为顽石、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于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这才看到了这块玉。於是楚文王将该玉璧命名为“''' 和氏''' ”。<ref>《韓非子•和氏第十三》</ref>
《[[史记]]》记载和氏璧一直是[[楚国|楚]]国国宝,[[楚威王]]时期和氏璧被赐予攻滅[[越国]]有功的[[令尹]][[昭阳 (楚国)|昭阳]],一次昭阳在设宴招待门客时将和氏璧取出供宾客参观,此时宾客中有人突发起哄,并趁乱偷走了摆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阳的门客稱[[张仪]]是盗走和氏璧的人,张仪在经过昭阳拷打讯问後被放走,因此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後曾为此向楚国展開报复,而和氏璧依舊下落不明。之後和氏璧经人之手,辗转来到赵国。依《[[史记]]》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期,和氏璧為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714,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