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余甘子

增加 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繁殖方法 ==
=== 播种===
余甘子用种子繁殖,称为有性繁殖。通过性繁殖培育的苗木称为实生苗。往往实生苗结果较晚,是通过嫁接才能提前开花结果。实生苗繁殖一般是在春季,将采集的种子,按株行距20×30厘米,深3厘米的要求,将种子点播在苗床上。播完后将床面整平,稍加镇压,上盖山草或松针,并喷水使盖草和床面潮湿。播种后一般在20天左右,种子发芽,种苗逐渐出土,此时逐步揭去盖草,并随时保持苗床有一定的湿度。对床面的杂草要随时清除。待苗高40厘米时在阴天进行间苗,后喷灌清粪水一次,把间出的苗,带土移至另外苗床上种植。到苗高70-100厘米时,即可出圃进行移栽。
=== 扦插===
余甘子的扦插繁殖,称为无性繁殖,培育的苗木叫做扦插苗。其方法是:在早春腋芽尚未萌动之前,在选好的母树上,剪取已经木质化的二年生枝条作为扦插条,将扦插条剪成15-20厘米,每一扦插条要保证有3-4个腋芽。将扦插条下部沾生根粉后在苗床上按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深5厘米斜插土中,千万不能将插条倒插。一般插后15天左右,地下部就会产生愈伤组织,形成根系,地上部的腋芽开始萌动。在苗高50-80厘米就可以出土移栽。扦插育苗,最好在塑料棚内进行,有利于保持土壤,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克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
== 栽培技术 ==
=== 选地整地===
选地:根据余甘子的生物学特征性和生长环境,以及GAP基地建设的要求,要对土壤、灌溉水、空气等进行测定,要求土壤符合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保证种植地的环境质量,栽培地应选择在南亚热带的河谷和小流域地区,海拔高在800-1600米,坡度为25度左右的阳坡,土壤为红壤,土壤PH值在6.5左右。最好是退耕还林或荒山草坡的地段上,作为余甘子的种植地。
整地:在选好的地上,首先进行种植规划,在规划好的地段上,待秋冬季或早春季进行整地。一般种植地不须全垦,只需进行带状整地,或在山面打塘。带状整地可沿等高线开带,带宽2米,带间隔4米,带面上要散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带上翻土深25厘米左右,将基肥翻于土下,带的背面作背沟以达到保水保土,防止地表冲刷和土壤流失的目的。若坡度较陡,地形破碎,不便于带状整地的地区,可挖成“品”字形的鱼鳞坑,即所谓穴垦整地。每穴的直径大约50-60厘米,深度为30-40厘米。整地作业中要注意拣出草根、碎石,把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因表土肥沃,栽余甘子时要将表土埋到坑的底层,然后再回填心土,在每坑内也应施足基肥,做好移栽种苗的准备工作。
=== 移栽造林===
把培育或引进的余甘子种苗,按科学的方法移栽到已经整好的林地上,就叫做余甘子的人工造林。营造的余甘子林属于经济林,一般是在春梢萌芽之前2-3月种植,最迟不能超过6月份。在雨季将到时,选择阴天把苗木从苗床取出,苗木尽量带土,或用3号生根粉,用酒精溶解,放清水同黄泥浆搅拌均匀浆根种植,若天气干旱把装好沾浆的种苗放在树下阴凉处,用物隔开种苗,遮荫盖住,对种苗不能挤压。运至造林地上,放入已施好有机肥10千克,磷肥0.5千克基肥的坑内盖土到根茎交接处为宜,根系入土要求舒展,先回填表土,植密度可采用株行距2米×3米,亩植110株为宜,或株行距2.5米×3.3米,亩植80株为宜。
=== 林地管理===
补苗和追肥:移栽后15-20天,应逐塘检查是否有死亡苗。若有死亡苗应立即进行补苗。补种的苗木应用同龄苗补种。补种后仍应灌水和遮荫。种植苗全部成活后,施复合肥或腐熟的清粪水一次,以促进苗木的扎根和生长健壮,保证移栽苗木在当年正常生长和越冬。
培土除草:余甘子移栽后的当年,因根系不发达,其生长较慢,所以在雨季后,应除草培土一次,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同时将移栽时所设的遮荫物全部撤除,若根部的土壤有冲刷者,应进行培土。余甘子根群发达,分布广而深,故在种植后第二年就不需灌水和施肥,直至挂果时,仅在早春和早秋两季各施肥一次,以便保花保果。<br>整形剪修:若有嫁接苗,长到50-60厘米时进行短截主枝,出芽后选留三个健壮的侧芽作为主干,主干老熟后,在修剪1变2、2变4、4变8、8变16、16变32.......使之形成一个自然的半圆头形的丰产树冠。 <br>林地间作:余甘子时多年生的植物。种植后林地的土地应充分利用,一般种植绿肥来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余甘子的生长发育,绿肥的种类多种豆科紫花目蓿,黄豆等。 <br>采收加工:余甘子的果实、种子、树皮、根、叶等部分均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树皮和嫩叶及根含有鞣质可做栲胶的原料;种子可作为榨油的原料;果实可作水果和药用。其中果实用途最大,作为人工栽培的余甘子主要是采集果实。一般果实在秋季10-11月成熟时采收。可鲜用或用开水烫透用盐水侵泡后晒干,亦可根据市场的需要,保留挂果在树上至次年3月份分期采收(不会影响当年挂果)。<br>
== 病虫防治 ==
病害病害:叶点霉褐斑病、拟盘多孢叶斑病、炭疽病等叶片病害。阻止方法,首先是加强管理,增强余甘子的长势,剪除病枝、病叶,冬季还要清除病叶并销毁。病情严重时还要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虫害<br>
虫害:介壳虫、蚜虫、木毒蛾和天牛幼虫蛀干等。可用0.1-0.8%的甲胺磷、乐果、石硫合剂等喷射防治。若天牛蛀干,可用棉花沾敌敌畏100倍液塞入树干孔内,用泥土密封杀幼虫。花期前一定要喷杀一次虫满,可喷上海市农药研究所的0.5%“虫满立刻”2500-3500倍。
== 主要价值 ==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