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余甘子

增加 3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余甘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根、叶、树皮等亦可入药。根、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叶春夏采,鲜用或浸渍用。<br>余甘子为一种常用藏药,与诃子,毛诃子三者在藏药中常被称为“三大果”使用频率很高 ,在《 [[ 藏药标准 ]] 》所载的 290 种藏药成药中,含余甘子的有 72 种,占总数的25%,卫生部药品标准1995年版藏药标准所载200 种成药中,有 59 种含余甘子,占29%,1990年余甘子被载入《 [[ 中国药典 ]] 》。
== 形态特征 ==
乔木,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边缘略背卷;侧脉每边4-7条;叶柄长0.3-0.7毫米;托叶三角形,长0.8-1.5毫米,褐红色,边缘有睫毛。<br>
中国广西: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在21℃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它能耐干热气候,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400-1900毫米。
== 分布范围 ==
世界
分布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南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和[[中国]]。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
[[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普洱市的思茅、澜沧、孟连、江城、景东、景谷、普洱、镇源;文山州的文山、马关、西畴、广南、球被、麻粟坡;红河州的河口、屏边、蒙自、泸西;临沧专区的临沧、耿马、双江;保山专区的保山、腾冲、龙陵;楚雄州的楚雄、元谋、武定、永仁、双柏;玉溪专区的元江、新平。
余甘子为常见的散生树种,萌芽力强,根系发达,可保持水土,可作产区荒山荒地酸性土造林的先锋树种。树姿优美,可作庭园风景树,亦可栽培为果树。
=== 药用 ===
余甘子 果实 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 味酸微涩,清热凉血 健脾 生津止渴 。主治血热血瘀 润肺 不良,腹胀 咳嗽 喉痛, 解河豚鱼 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在藏药 ,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 等。 初食味酸涩 近年研究结果表明 良久乃 子具有抗炎,抗氧化 故名“ 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余甘子 ”。树根和叶供药用 性凉 ,能 清毒 、凉血、润肺,可改善中暑、风热、慢性咽炎等不适 并可 皮炎 疗消渴、高血压、高脂血症 湿疹 糖尿病 风湿痛 消化不良 等。
=== 经济 ===
叶晒干供枕芯用料。种子含油量16%,供制肥皂。树皮、叶、幼果可提制栲胶。木材棕红褐色,坚硬,结构细致,有弹性,耐水湿,供农具和家具用材,又为优良的薪炭柴。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