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康拉德•阿登纳
,無編輯摘要
== 生平 ==
=== 早年生活和教育 ===
1894年,他開始在[[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波恩大學]]學習法律和政治。1896年20歲時,他被徵入了德國軍隊,但由於他從小經歷過的慢性呼吸問題沒有通過體格檢查。他在波恩是之下的幾個[[羅馬天主教]]學生協會的成員。他於1900年畢業 ,之後在科隆的法庭擔任律師。
=== 科隆的領導者 ===
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艾德諾於1906年加入[[天主教]]保守政黨[[德國中央黨|中央黨]],3月獲得中央黨提名成為科隆市議員,同年父親逝世。1909年10月,艾德諾被中央黨提名當選成為科隆市第一議員暨副市長,一個人口數為635,000的工業大都市,在1914年時。為了避免在他那時代具吸引力的極端政治活動,艾德諾致力於資產階級的禮儀、勤奮、秩序、基督教的道德和價值觀,致力於消除混亂、無效率、非理性和政治上的不道德行為 。{{sfn|Schwarz Vol.1|1995|p=94}}1917 。1917 年9月18日科隆市議會選舉艾德諾出任一任12年的[[科隆]]市長,10月18日就職,艾德諾以當時41歲年齡成為德國最年輕的市長。之後艾德諾連任。從1917年到1933年,他出任科隆市市長,並在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 (德國)|威廉二世]]徵召艾德諾{{tsl|de|Preußisches Herrenhaus|普魯士貴族院}} 的成員。
艾德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領導科隆,與軍隊緊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西部前線後方供應和運輸基地的作用。他特別關注民用食品供應,使居民能夠避免1918-1919年期間困擾大多數德國城市的食物嚴重短缺。{{sfn|Schwarz Vol.1|1995|pp=97-99}} 面對舊政權的崩潰和1918年底革命和廣泛混亂的威脅,艾德諾利用他與社會民主黨的良好合作關係在科隆保持控制。在1919年2月1日的一次演講中,艾德諾呼籲解除普魯士,並讓普魯士萊茵蘭州成為「帝國」中一個新的自治「土地」(國家)。{{sfn|Epstein|1967|p=539}} 艾德諾聲稱這是防止法國吞併萊茵蘭地區的唯一辦法。{{sfn|Epstein|1967|p=539}} 「帝國」和普魯士政府都完全反對艾德諾打散普魯士的計劃。{{sfn|Epstein|1967|pp=539-540}}在1919年6月[[凡爾賽條約]]提交給德國時,艾德諾再次向柏林建議他的萊茵蘭自治州的計劃,他的計劃又被「帝國」政府拒絕。{{sfn|Epstein|1967|pp=540-541}}
在戰後的英國占領期間,他是市長。他與英國軍事當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用他們來中和在該城市已經成為左翼權力基礎的工人和軍人委員會。{{sfn|Schwarz Vol.1|1995|pp=128-131}} 在[[魏瑪共和國]]期間,他從1921年至1933年擔任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Preußischer Staatsrat), 這是{{tsl|en|Provinces of Prussia|普魯士各省}} 在其立法會中的代表。自1906年以來,中央黨內部的一場重大辯論涉及中央黨是否應該「離開塔樓」(即允許新教徒加入成為一個多信仰政黨)或「留在塔樓」 (即繼續是一個天主教徒黨)。艾德諾是「離開塔樓」的主要倡導者之一,這導致了他在1922年的天主教徒日中與樞機主教{{tsl|en|Michael von Faulhaber|Michael von Faulhaber}} 之間的戲劇性衝突,樞機主教公開譴責艾德諾希望將中央黨「帶出塔樓」。{{sfn|Mitchell|2012|p=20}} 1923年10月中旬,總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宣布柏林將停止對萊茵蘭的所有財政支付,並且取代現在毫無價值的「馬克」的「[[地產抵押馬克]]」將不會在萊茵蘭流通。{{sfn|Epstein|1967|pp=541-542}} 為了挽救萊茵蘭經濟,艾德諾在1923年10月底與法國高級專員{{tsl|en|Paul Tirard|Paul Tirard}} 開了一次會議,讓萊茵河共和邦與法國進行經濟聯盟,實現法德和解,艾德諾稱其為「大計劃」。{{sfn|Epstein|1967|p=542}} 與此同時,艾德諾堅持希望地產抵押馬克仍然可以在萊茵蘭流通。施特雷澤曼使艾德諾的計畫化為泡影,他堅決反對艾德諾的「大計劃」, 認為這接近叛國。1926年,中央黨建議艾德諾出任總理,這是他感興趣的一個提議,但在{{tsl|en|German People's Party|德國人民黨}} 堅持要求在艾德諾領導下加入聯盟的條件之一是[[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繼續擔任外交部長時,他最終拒絕了這一提議。 艾德諾不喜歡施特雷澤曼的「太普魯士人」,拒絕了這一條件,這表示他結束了在1926年成為總理的機會。
=== 納粹黨統治下 ===
1949年8月15日,73岁的阿登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加战后[[西德]][[德國聯邦議院|聯邦議院]]第一次大选,選後[[基民盟]]拿下31.0%選票成為最大黨,隨後在聯邦總理的選舉中,艾德諾在自己投自己情況下以一票之差,以73歲高齡当选[[德国总理|联邦总理]],组成[[基民盟]]—[[基社盟]]和[[德国自由民主党|自民党]]的联合政府,并主张[[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时尽量独立和与伙伴国的平等。
在[[外交]]方面,1951年占領條例修正後,西德聯邦政府成立[[德國外交部|外交部]],艾德諾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長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長任內與[[法國]]等[[同盟國_(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和解,並得到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罗贝尔·舒曼]]善意回應,提出[[舒曼計劃]]。共同掌管成員國煤鋼工業,並免除相關關稅,並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促成[[西歐]]進一步經濟合作。1955年與[[同盟國_(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締結巴黎條約,回復主權。對法國方面,艾德諾極力修補雙方在[[二次大戰]]的破裂關係,並與法國總統[[戴高樂]]交好,德法的友好關係導致1963年簽訂了[[愛麗舍條約|德法合作條約]] ({{lang|en|Élysée Treaty}}) 。而對[[東德]]的外交政策,則奉行[[哈爾斯坦主義]],宣示西德為德國唯一代表政權,對承認東德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除[[蘇聯]]外予以斷交,並先後與[[南斯拉夫]]、[[葉門]]斷交。
艾德諾在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四度出任德國總理,擔任長達14年,直至1998年才被同为基民盟的科尔(1982-1998)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