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OTT服務

增加 3,0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OTT服務''',(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即透過[[網際網路]]提供多種媒體服務。<ref name=“udn">{{cite web |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86/4306394 | title= 今年OTT四趨勢:多重訂閱、電視化、自由選、聯網廣告 | language=zh | date=2020-01-25 | publisher=聯合新聞網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OTT(over-the-top)是一種應要求在互聯網上提供電視和電影內容並適合個人消費者需求的方法。該術語本身代表“頂上”,這意味著內容供應商(Content Provider)正在超越現有的[[互聯網]]服務。<ref name=“tele">{{cite web |url=https://www.telestream.net/video/solutions/what-is-ott.htm | title= What is OTT?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telestream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從IPTV到OTT的轉變==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通過Internet協議(IPTV)交付數字電視內容一直是電視服務提供商向用戶分發內容的常用方式。接收通常需要電視訂閱,合同,機頂盒和技術人員,才能將硬件陣列連接到每個客戶的家庭或辦公室中的高速Internet服務。因此,內容通過專用的“多播” mpeg傳輸流網絡進行分發(意味著將多個流推送到多個用戶位置,例如數字電纜和衛星電視)。這將消費者鎖定在一個服務提供商(僅限於您所在地區的任何一家提供商),並且所提供的內容僅限於其特定地區和地區中可用的渠道。<ref name=“tele"/> ==OTT的優勢==借助OTT視頻傳輸技術,人們現在可以觸手可及的多種選擇。他們能夠在各種平台上查看內容,例如:智能電視,Roku,計算機,平板電腦,移動電話或遊戲機。他們還可以選擇訪問多個發行商的專門節目,並通過“應用切換”來查看頻道,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他們選擇購買和觀看的內容。 實際上儘管都使用IP技術,但與通過Internet服務提供的OTT相比,IPTV是通過專用電纜網絡提供的。 OTT系統克服了IPTV所需的單一運營商機頂盒(STB)技術的局限性。使用OTT,內容僅應要求提供。每個連接的設備都通過Internet與內容源建立唯一連接,從而使其成為“單播”-將一個流傳輸到一個設備。<ref name=“tele"/> ==OTT如何運作==通過互聯網提供電視內容的固有問題之一是能夠應對廣泛的網絡性能。性能取決於連接支持的速度(例如光纖,Wi-Fi,LTE,DSL),顯示設備(例如電話,Roku,Apple TV或Firestick等流媒體設備或筆記本電腦),以及網絡跳數在提供者和最終用戶之間。在高級別上,OTT系統和技術旨在通過提供“盡力而為”的方式來提供內容的方式來最大程度地減少這些參數的影響。也就是說,OTT技術將實時調整整個鏈的網絡性能,以使視頻和音頻的傳遞不會因緩衝而造成暫停。這些暫停會使觀看者感到非常沮喪,並可能導致他們放棄內容。 對於較慢的網絡,它將縮減為較低的比特率。對於更快的網絡,它將擴大規模以提供最佳質量。理想情況下,在速度非常快的網絡上時,播放器將緩衝其他內容以“領先”並消除網絡變慢的時間。它通過一種稱為ABR的技術來做到這一點,ABR代表自適應比特率流傳輸。<ref name=“tele"/>  [[資策會]]MIC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者用[[電視機]]觀看OTT影音比例,較2018年成長260%。影音串流平台業者[[Netflix]]表示全球70%的觀看時間發生在電視上,遠超手機或電腦。KKTV、myVideo、friDay影音等業者,紛紛與電視機上盒夥伴合作。OTT內容也將結合更多裝置,遠傳愛講智慧音箱能聲控OVO電視盒觀看OTT;OVO日前發表的無框電視,直接植入OTT電視平台,讓智慧[[投影機]]也能觀看OTT內容。<ref name=“udn">{{cite web |url=https://udn.com/news/story/7086/4306394 | title= 今年OTT四趨勢:多重訂閱、電視化、自由選、聯網廣告 | language=zh | date=2020-01-25 | publisher=聯合新聞網 | author= | accessdate= }}</ref>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