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禁军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三代夏、商时期,中央政府并无常备武力,若要进行军事行动,军队是临时动员平民与奴隶组成。至周代,方有常备军设置。[1]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周天子直辖武力有六军,其余诸侯国依国家大小拥有一至三军不等武力。六军任务为拱卫天子、守备王畿、征伐不臣诸侯与蛮夷,性质相当于禁军,六军统率将领则分别委由朝廷大臣(卿士)任之。后世“六军”一词亦成为禁军代称,如唐‧白居易作《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明朝禁军分为守备京师的京营及卫戍皇城的上直二十六卫亲军。
清代以领侍卫府负责皇帝近身及紫禁城警备,为八旗兵,类似于南军;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即“九门提督”负责北京的守备和治安,为绿营兵,类似于北军。清末1908年,清廷委贝勒载涛、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为训练大臣,挑选各旗营精壮士兵,按照西方军事编制编练禁卫军[a] 。1911年编练成。设二协,未设镇统(军长),第一协协统为良弼,第二协协统为王廷桢[7] 。武昌起义后,冯国璋任禁卫军统领。1914年禁卫军改边为陆军第十五师,师长刘询,和陆军第十六师,师长王廷桢,驻扎南京。1917年冯国璋北上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第十五师随冯北上,任总统拱卫军司令移驻北京。
==其他国家==
这支部队以别致醒目的苏格兰裙式着装闻名于世。
 
==参考文献==
246,7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