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原泡泡油糕

增加 3,931 位元組, 4 年前
新建条目
[[File:三原泡油糕001.jpg|250px|缩略图|right| [http://p3.pstatp.com/large/39ae0001d28b6fcd24e5 原图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462863286747529741/ 来自今日头条的图片]]]
'''三原泡泡油糕'''是[[陕西]][[三原]]县很有名气的汉族传统小吃,泡泡油糕据传原为皇宫点心,“[[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厨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艺从此传入民间,成为三原县一带世代相传的美味。清朝年间,一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泡泡油糕传至西安,并由此名扬遐迩。泡泡油糕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西安饭庄和五一饭店的泡泡油糕,已上了“中华名小吃”的金榜<ref>[https://www.toutiao.com/i6462863286747529741/ 陕西特色小吃之一三原泡泡油糕 ],今日头条,2017-09-07 10:50:19 </ref>。<br>



==历史文化==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以后,先后在今三原县的北部原区兴建了帝王的宏大[[陵园]],于是三原的北部原区便成了唐王室巡拜陵、从事狩猎的重要场所,王公大臣们的活动也甚为频繁,以致路上行人常年络绎不绝。这条道路上有个叫做王店村子便成了皇家往返休息的重要场所,王店也成了兴旺繁华的“王店集”。<br>
在“王店集”上有一个专门制作油糕的小吃店,制成的油糕外皮起泡、酥松润滑、馅软甜香,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有一天,被前往北原狩猎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尝,连连赞道“好、好、好,见风消”。对泡泡油糕赞不绝口,并将其作为宫迁食品。于是该店的名声大振,生意非常兴隆,小吃店经营的油糕也得以广泛流传。<br>
唐中宗在位时,宫廷中有一种制度,即大臣初拜官或升迁,照例要献食于天子,名叫“烧尾”。唐景德镇龙二年(公元708年),韦巨源官拜尚书令后,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有一款名点叫“见风消”就是泡油糕的制作技术得到了改进和提高,已是轻如白纱,薄如蝉民办,入口即消,真是巧夺天工。<br>
经过历代相传至今,泡油糕久盛不衰。由于饮食文化的交流和旅游事业的兴旺,泡油糕在西安古城和其他城市,成为中外宾客同声赞扬的上乘美点<ref>[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BKQTIo 西安年•最中国 | 主题系列图片展:舌尖之城——最美味! ],一点资讯,2019.1.25 </ref>。<br>



==做法==
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泡泡油糕色泽乳白,表皮蓬松,犹如轻纱织就,蝉翼作成,可谓巧夺天工。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的制作方法有着独到之处。<br>
材料:面粉1000克,熟猪肉250克,白糖350克,黄桂酱、[[玫瑰酱]]、[[核桃仁]]、熟面粉各适量。<br>
1、取清水放入锅内烧沸,加入猪油,将面粉倒大锅内,用小火将油面搓拌成熟面团,出坤放在案上,晾凉,再加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即成烫面。<br>
2、白砂糖、黄桂酱、核桃仁、熟面粉等制成黄桂白糖馅。<br>
3、将烫面揪成面剂,用手拍成片,放大黄桂白糖馅,制成糕坯。<br>
4、经炸后,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犹如繁花盛开,似乎见风即消,入口即化,松软绵润,芬芳醇香
<ref>[https://www.xiangha.com/techan/144772.html 三原泡油糕],香哈网</ref>。<br>



==视频==
陕西美食-三原泡泡油糕
{{#ev:youku|XNTIwMzk2NjEy|alignment=center}}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2,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