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次編輯
變更
夜鷹
,创建页面,内容为“夜鹰,鸟类,全世界共89种,我国有7种,有时也包括美洲夜鹰亚科的种类(参阅美洲夜鹰条),甚至指整个夜鹰目的种类(参阅夜…”
夜鹰,鸟类,全世界共89种,我国有7种,有时也包括美洲夜鹰亚科的种类(参阅美洲夜鹰条),甚至指整个夜鹰目的种类(参阅夜鹰类条)。 真正的夜鹰除新西兰及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外,几乎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区。有灰、褐或红褐的保护色。食会飞的昆虫,夜间在飞行中将其捕食。
总述
夜鹰属(Caprimulgus)是夜鹰目中最大的属,约有35个彼此近似的种。代表种是普通夜鹰(C. europaeus, 即欧夜鹰)。特征为头形扁平;口大,基部有短硬毛;眼大;羽毛柔软,故飞行无声。长约30公分(12吋),在整个欧洲和西亚繁殖,在非洲越冬。
琴尾夜鹰(Uropsalis lyra)栖居于南美的西北部,其最外侧尾羽长60公分(24吋)甚至更长,占体全长80~90%。
非洲的旗翼夜鹰(Semeiophorus vexillarius)翅黑白相间,极为醒目,最内侧初级飞羽极长,达50~70公分(20~28吋),故得名。
卡罗琳夜鹰(chuck-will's-widow)、帕乌拉凯夜鹰(pauraque)、弱夜鹰(whippoorwill)、三声夜鹰(whippoorwill)是北美洲的亲缘种。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
夜鹰别名蚊母鸟,它白天常常蹲伏在树木众多的山坡地或树枝上,当在树上停栖时,身体贴伏在枝上,有如枯树节,所以俗称贴树皮。科学家将这种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称为"保护色",它有利于动物隐藏自己,更有效地躲避敌人和捕捉食物。
它的主要特征是嘴短宽,可以张得很大,在空中捕虫时可以将大量昆虫兜入口中,有发达的嘴须,鼻孔是管形的。鸟嘴短,嘴裂阔,口须长,眼睛较大。身体羽毛柔软,发暗褐色,有细形横斑,喉部有白斑。雄鸟尾上也有白斑,飞行时特别明显。听觉和视觉都很敏锐,一双大眼在黑暗中闪闪发亮。中趾上长有梳子一样的缘。
折叠编辑本段区域
此鸟遍布我国东部,自东北至海南岛,西抵甘肃、西藏等地。
折叠编辑本段习性
折叠活动
夜鹰羽色和树皮非常相似,具有很好的保护色,使人们极难发现。常在夜间活动,黄昏时很活跃,不停地在空中捕食蚊、虻、蛾等昆虫。飞行时,两翅缓慢地鼓动,也能长时间滑翔,在捕捉昆虫时,能够突然曲折地绕飞。遇到敌人时,可以无声地迅速飞去。夜鹰中个别种类有休眠的习性,这在鸟类中十分罕见。
折叠鸣叫
常在夜间鸣叫,发出连续的单音节叫声,略似"塔、塔、塔、塔",类似机关枪的声音。
折叠繁殖
每年5~7月间繁殖,从不筑巢,将卵产在地面、岩石上、茂密的针叶林、矮树丛间,野草或灌木的下面。每次产卵两个,卵呈白色,杂有灰褐和暗灰色斑,大小平均为30.7~22.7毫米。孵卵白天由雌鸟担任。晨昏由雄鸟接替,孵化期16~22天,雏鸟留巢期16~30天。
折叠食性
嗜食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是著名的农林业益鸟。特别爱吃金龟子、蛾类和蚊子等害虫。有人曾在一只夜鹰的胃中拣出500多只蚊子,因此获得了"蚊母鸟"的美称。
夜鹰的全身都为捕虫而生:听觉和视觉都很敏锐,一双大眼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羽毛轻软,飞行无声,能在空中快速回旋、滑翔。嘴极为宽阔,可以张得很大,口两侧还生有成排的硬须,在空中捕虫时,大口犹如虫网可将大量昆虫兜入,中趾上长有梳子一样的缘,可以用来将沾在须上的昆虫梳进口中。
折叠
种类
总述
夜鹰属(Caprimulgus)是夜鹰目中最大的属,约有35个彼此近似的种。代表种是普通夜鹰(C. europaeus, 即欧夜鹰)。特征为头形扁平;口大,基部有短硬毛;眼大;羽毛柔软,故飞行无声。长约30公分(12吋),在整个欧洲和西亚繁殖,在非洲越冬。
琴尾夜鹰(Uropsalis lyra)栖居于南美的西北部,其最外侧尾羽长60公分(24吋)甚至更长,占体全长80~90%。
非洲的旗翼夜鹰(Semeiophorus vexillarius)翅黑白相间,极为醒目,最内侧初级飞羽极长,达50~70公分(20~28吋),故得名。
卡罗琳夜鹰(chuck-will's-widow)、帕乌拉凯夜鹰(pauraque)、弱夜鹰(whippoorwill)、三声夜鹰(whippoorwill)是北美洲的亲缘种。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
夜鹰别名蚊母鸟,它白天常常蹲伏在树木众多的山坡地或树枝上,当在树上停栖时,身体贴伏在枝上,有如枯树节,所以俗称贴树皮。科学家将这种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称为"保护色",它有利于动物隐藏自己,更有效地躲避敌人和捕捉食物。
它的主要特征是嘴短宽,可以张得很大,在空中捕虫时可以将大量昆虫兜入口中,有发达的嘴须,鼻孔是管形的。鸟嘴短,嘴裂阔,口须长,眼睛较大。身体羽毛柔软,发暗褐色,有细形横斑,喉部有白斑。雄鸟尾上也有白斑,飞行时特别明显。听觉和视觉都很敏锐,一双大眼在黑暗中闪闪发亮。中趾上长有梳子一样的缘。
折叠编辑本段区域
此鸟遍布我国东部,自东北至海南岛,西抵甘肃、西藏等地。
折叠编辑本段习性
折叠活动
夜鹰羽色和树皮非常相似,具有很好的保护色,使人们极难发现。常在夜间活动,黄昏时很活跃,不停地在空中捕食蚊、虻、蛾等昆虫。飞行时,两翅缓慢地鼓动,也能长时间滑翔,在捕捉昆虫时,能够突然曲折地绕飞。遇到敌人时,可以无声地迅速飞去。夜鹰中个别种类有休眠的习性,这在鸟类中十分罕见。
折叠鸣叫
常在夜间鸣叫,发出连续的单音节叫声,略似"塔、塔、塔、塔",类似机关枪的声音。
折叠繁殖
每年5~7月间繁殖,从不筑巢,将卵产在地面、岩石上、茂密的针叶林、矮树丛间,野草或灌木的下面。每次产卵两个,卵呈白色,杂有灰褐和暗灰色斑,大小平均为30.7~22.7毫米。孵卵白天由雌鸟担任。晨昏由雄鸟接替,孵化期16~22天,雏鸟留巢期16~30天。
折叠食性
嗜食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是著名的农林业益鸟。特别爱吃金龟子、蛾类和蚊子等害虫。有人曾在一只夜鹰的胃中拣出500多只蚊子,因此获得了"蚊母鸟"的美称。
夜鹰的全身都为捕虫而生:听觉和视觉都很敏锐,一双大眼在黑暗中闪闪发亮。羽毛轻软,飞行无声,能在空中快速回旋、滑翔。嘴极为宽阔,可以张得很大,口两侧还生有成排的硬须,在空中捕虫时,大口犹如虫网可将大量昆虫兜入,中趾上长有梳子一样的缘,可以用来将沾在须上的昆虫梳进口中。
折叠
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