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次編輯
變更
白琵鹭
,创建页面,内容为“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
白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是大型涉禽。全长85厘米,全身羽毛白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胸及头部冠羽黄色(冬羽纯白);颈、腿均长,腿下部裸露呈黑色。
白琵鹭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白琵鹭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白琵鹭
白琵鹭
白琵鹭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扩大呈匙状,黑色,端部黄色;脚亦较长,黑色,胫下部裸出。夏羽全身白色,头后枕部具长的发丝状羽冠、橙黄色,前额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颏和上喉裸露无羽、橙黄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头后枕部无羽冠,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
幼鸟全身白色。第一至第四枚初级飞羽具黑褐色端斑,内侧飞羽基部缀有灰褐色,多数翅羽具黑色羽轴。
虹膜暗黄色,嘴黑色,前端黄色,幼鸟全为黄色,杂以黑斑,眼先、眼周、脸和喉裸出皮肤黄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000-2080g,♀1940-2175g;体长♂793-875mm,♀740-864mm;嘴峰♂215-224mm,♀187-228mm;翅♂375-401mm,♀364-382mm;尾♂121-141mm,♀110-136mm;跗蹠♂144-153mm,♀139-150mm。(注:♂雄性;♀雌性)[1]
折叠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海岸、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1]。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白琵鹭
白琵鹭
在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迁徙时常呈40-50只的小群,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通常鼓翼飞翔,偶尔也滑翔。多在白天迁飞,傍晚停落觅食。在中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主要为留鸟,不迁徙。在欧洲繁殖的种群主要越冬在非洲,多数往南到索马里和苏丹,少数到尼日利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也有少数留在地中海盆地,偶尔也有少数往北到荷兰和英国越冬。在东欧繁殖的种群一部分经过希腊到尼罗河,一部分经意大利到突尼斯。部分在东欧的环志鸟冬季已经在欧洲东南部、意大利、土耳其、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和尼日尔得到回收。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到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越冬,在里海和黑海环志的5个雏鸟稍后在印度得到回收即可证明。在东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中国东南部越冬,少数到日本。
常成群活动,偶尔见单只。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性机警畏人,很难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两翅鼓动较快,平均每分钟鼓动186次。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结合进行。飞行时两脚伸向后,头颈向前伸直。
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觅食主要在早晨、黄昏和晚上。通常成小群,偶尔也见单独觅食的。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边浅水处觅食,在海边常在潮间带和河入海口处觅食。繁殖季节有时飞到离营巢地10-20千米的地方觅食,甚至有报告离营巢地35-40千米远的地方觅食。觅食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而是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一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嘴通常张开5厘米,嘴尖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捕获物时,即可捉住,有时甚至将嘴放到一边,拖着嘴迅速奔跑觅食[1]。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白琵鹭
白琵鹭
由几只到近百只成群营巢,有时也与其他鹭、琵鹭和水禽组成混合群营巢。通常营巢在有厚密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繁殖期5-7月。营巢于干旱的芦苇丛中或树上和灌丛上,有时也置巢于地上。多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营巢,但在亚美尼亚也发现有在近2000米的高原湖泊营巢。营巢位置和觅食地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远于10-20千米。巢彼此挨得很近,一般1-2米,有时甚至彼此紧挨在一起。巢较简陋而庞大,通常用芦苇和芦苇叶构成,有时也用部分枯的树枝,内放草茎和草叶。巢的大小为直径50-80厘米,高40-60厘米。营巢位置可多年使用,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5、6枚的,通常间隔2-3天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白色、具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0-73毫米×43-49毫米。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但直到卵产齐为止,通常都仅晚上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4-25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喂食时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嘴中取食。45-54天雏鸟即可飞翔,但此时雏鸟并不离开亲鸟,而是在亲鸟带领下逐渐开始自己觅食,亲鸟在开始时也喂食,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喂食[1]。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琵鹭分布图
白琵鹭分布图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佛得角、乍得、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冈比亚、德国、希腊、几内亚比绍、香港、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
旅鸟:白俄罗斯、巴西、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法罗群岛、芬兰、格陵兰、冰岛、爱尔兰、拉脱维亚、卢森堡、马尔代夫、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干达[2]。
中国分布
繁殖于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甘肃、西藏等北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江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1]。
折叠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三万一千到三万四千五只,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多数国家都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则已经完全消失。在荷兰,1950年繁殖种群数量约500对,到1964年减少到200对以下,以后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到1989年回升到423对,成8群营巢。在西班牙,据1990年调查,计有850-900对,分两群营巢。在西非的种群数量,据1959-1965年的调查,繁殖种群为1430对,冬季种群数量据1979年12月和1980年1月的调查为8600-10000只 。据在苏丹东海岸的调查为200-500只:在亚洲,据1989年冬季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调查,越冬种群数量为5559只。据1990年和1992年冬天在亚洲的调查,1990年冬季种群数量为8005只,其中中国有763只,1992年冬季种群数量为10366只,其中中国为892只,种群数量略有增加[4][5]。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6]。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2]。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1989年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
白琵鹭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常聚成大群繁殖,筑巢于近水高树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4枚,白色无斑或钝端有稀疏斑点;雌雄轮流孵卵约25天,雏鸟留巢期约40天。白琵鹭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白琵鹭
白琵鹭
白琵鹭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扩大呈匙状,黑色,端部黄色;脚亦较长,黑色,胫下部裸出。夏羽全身白色,头后枕部具长的发丝状羽冠、橙黄色,前额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颏和上喉裸露无羽、橙黄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头后枕部无羽冠,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
幼鸟全身白色。第一至第四枚初级飞羽具黑褐色端斑,内侧飞羽基部缀有灰褐色,多数翅羽具黑色羽轴。
虹膜暗黄色,嘴黑色,前端黄色,幼鸟全为黄色,杂以黑斑,眼先、眼周、脸和喉裸出皮肤黄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000-2080g,♀1940-2175g;体长♂793-875mm,♀740-864mm;嘴峰♂215-224mm,♀187-228mm;翅♂375-401mm,♀364-382mm;尾♂121-141mm,♀110-136mm;跗蹠♂144-153mm,♀139-150mm。(注:♂雄性;♀雌性)[1]
折叠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海岸、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1]。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白琵鹭
白琵鹭
在中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迁徙时常呈40-50只的小群,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通常鼓翼飞翔,偶尔也滑翔。多在白天迁飞,傍晚停落觅食。在中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主要为留鸟,不迁徙。在欧洲繁殖的种群主要越冬在非洲,多数往南到索马里和苏丹,少数到尼日利亚、肯尼亚和乌干达,也有少数留在地中海盆地,偶尔也有少数往北到荷兰和英国越冬。在东欧繁殖的种群一部分经过希腊到尼罗河,一部分经意大利到突尼斯。部分在东欧的环志鸟冬季已经在欧洲东南部、意大利、土耳其、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和尼日尔得到回收。在西亚繁殖的种群主要到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越冬,在里海和黑海环志的5个雏鸟稍后在印度得到回收即可证明。在东亚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到中国东南部越冬,少数到日本。
常成群活动,偶尔见单只。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性机警畏人,很难接近。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两翅鼓动较快,平均每分钟鼓动186次。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结合进行。飞行时两脚伸向后,头颈向前伸直。
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觅食主要在早晨、黄昏和晚上。通常成小群,偶尔也见单独觅食的。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边浅水处觅食,在海边常在潮间带和河入海口处觅食。繁殖季节有时飞到离营巢地10-20千米的地方觅食,甚至有报告离营巢地35-40千米远的地方觅食。觅食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而是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一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嘴通常张开5厘米,嘴尖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捕获物时,即可捉住,有时甚至将嘴放到一边,拖着嘴迅速奔跑觅食[1]。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白琵鹭
白琵鹭
由几只到近百只成群营巢,有时也与其他鹭、琵鹭和水禽组成混合群营巢。通常营巢在有厚密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繁殖期5-7月。营巢于干旱的芦苇丛中或树上和灌丛上,有时也置巢于地上。多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营巢,但在亚美尼亚也发现有在近2000米的高原湖泊营巢。营巢位置和觅食地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远于10-20千米。巢彼此挨得很近,一般1-2米,有时甚至彼此紧挨在一起。巢较简陋而庞大,通常用芦苇和芦苇叶构成,有时也用部分枯的树枝,内放草茎和草叶。巢的大小为直径50-80厘米,高40-60厘米。营巢位置可多年使用,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5、6枚的,通常间隔2-3天产1枚卵。卵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白色、具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0-73毫米×43-49毫米。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但直到卵产齐为止,通常都仅晚上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4-25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喂食时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嘴中取食。45-54天雏鸟即可飞翔,但此时雏鸟并不离开亲鸟,而是在亲鸟带领下逐渐开始自己觅食,亲鸟在开始时也喂食,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喂食[1]。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琵鹭分布图
白琵鹭分布图
原产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佛得角、乍得、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法国、冈比亚、德国、希腊、几内亚比绍、香港、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泰国、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也门。
旅鸟:白俄罗斯、巴西、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刚果民主共和国、法罗群岛、芬兰、格陵兰、冰岛、爱尔兰、拉脱维亚、卢森堡、马尔代夫、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波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干达[2]。
中国分布
繁殖于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甘肃、西藏等北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江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1]。
折叠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三万一千到三万四千五只,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多数国家都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则已经完全消失。在荷兰,1950年繁殖种群数量约500对,到1964年减少到200对以下,以后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到1989年回升到423对,成8群营巢。在西班牙,据1990年调查,计有850-900对,分两群营巢。在西非的种群数量,据1959-1965年的调查,繁殖种群为1430对,冬季种群数量据1979年12月和1980年1月的调查为8600-10000只 。据在苏丹东海岸的调查为200-500只:在亚洲,据1989年冬季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调查,越冬种群数量为5559只。据1990年和1992年冬天在亚洲的调查,1990年冬季种群数量为8005只,其中中国有763只,1992年冬季种群数量为10366只,其中中国为892只,种群数量略有增加[4][5]。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6]。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2]。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1989年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易危 生效年代: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