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陆地

增加 4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陆地.jpg|350px|缩略图|右|<big>陆地</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3/cf2aa64266ee40eeb744979f254b17a3.jpe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IAjPqrxt&id=570C2141183E2E3C2496B727DF3B8B792DD7CD39&thid=OIP.IAjPqrxtrh0ErbVHpTY6BgHaES&media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0913%2fcf2aa64266ee40eeb744979f254b17a3.jpeg&exph=348&expw=600&q=%E9%99%86%E5%9C%B0&simid=608033103641708272&selectedIndex=0&ajaxhis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 陆地 ''' 是指 [[ 地球 ]] 表面未淹没在液态 [[ ]] 下的区域[1] 。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的29%, [[ 面积 ]] 约为1亿4821万平方公里[2] 。陆地和海、洋或其他水体的不同之处为地表最基本的差异。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在陆地发生,可以供人类进行农业、狩猎,和其他人类活动的陆地,往往也是早期人们聚集的地区。陆地生长的陆生植物及陆生动物,其型态和水生动植物也有一些差异。陆地和水体的分界也随地区而不同,有些地区的地形以 [[ 岩石 ]] 为主,和水体就会有明确的分界。但有些地区的陆地和水体之间有 [[ 湿地 ]] 或沼泽,因此陆地和水体间不一定有明确的分界。陆地和海洋分界处一般称为海岸带[3] 或是海滩。
==词源==
陆地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管子·山至数》:“故币乘马者,布币于国,币为一国陆地之数。谓之币乘马。”《汉书·货殖传》:“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千蹄角,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波,山居千章之萩。” [[ 明代 ]][[ 袁可立 ]] 《陈发兵出海之期疏》:“陆地抵复州三十里,盖州百八十里,水路抵盖则半日程。”明代 [[ 徐光启 ]] 《农政全书》卷二五:“北方水源颇少,陆地沾湿处,宜种此稻。”
==历史==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4], 火山 ]] 活动形成了 [[ 大气 ]] 和海洋。地球的海洋由来自于小行星、 [[ 彗星 ]] 的冰或水蒸气液化后形成[5] ,而此时的大气因温室效应让水能保持液态,让海洋占地球表面70%以上。35亿年前,地球磁场诞生,使得大气层不会被 [[ 太阳 ]] 风给吹散[6] 。地球上的大气与海洋不断形塑陆地的形状。陆地是地球的熔融外层冷却形成的,也成为 [[ 地壳 ]] 。一旦陆地成为生物栖息地,生物将持续演化数百万年并更加丰富多样,直到下个大灭绝发生[7] 。根据上述两个模型与理论[8] ,陆地的规模可能是稳定成长到现在的规模[9] ,或是一下子就到此时的规模[10]
陆地的位置与形状因大陆板块运动,在地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的分分合合。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大陆在前 [[ 寒武纪 ]] 开始分裂,并在7.5亿年前分裂成两半,形成了古大洋。寒武纪时期冈瓦那大陆在南极附近形成。巨神海在劳伦大陆(北美)、波罗地大陆(北欧)和西伯利亚大陆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 奥陶纪 ]] 时,古海洋分隔开劳伦大陆、波罗地、西伯利亚和冈瓦那大陆,古大洋则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 [[ 志留纪 ]] 时,劳伦大陆与波罗地大陆碰撞闭合了巨神海的北面,形成了欧美大陆。 [[ 石炭纪 ]] 早期,欧美大陆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了盘古大陆的西半部分。 [[ 白垩纪 ]] 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亚欧大陆撞去;而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地球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
111,2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