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半枝莲

移除 3,939 位元組, 4 年前
药材鉴别
治跌打损伤:半枝莲捣烂,同酒糟煮热敷。<br>
治毒蛇咬伤:鲜半枝莲,洗净捣烂绞汁,调黄酒少许温服,渣敷患处。鲜半枝莲,观音草各70克,鲜半边莲,鲜一包叶各300克,水煎服。另取上述鲜草洗净后加食盐少许,捣烂取汁外用。 <br>
== 药材鉴别 ==
形状:该品长15~35cm,无毛或花轴上疏被毛。根纤细。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度遵循上方。
含量测定:总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野黄芩苷对照品10毫克,置50毫升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野黄芩苷0.2mg)。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4毫升、0.8毫升、1.2毫升、1.6毫升、2.0毫升,分别置25毫升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以甲醇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335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 精密量取野黄芩苷[含量测定]项下经索氏提取并稀释至100毫升的甲醇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以甲醇为空白"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野黄芩苷的重量(mg),计算,即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野黄芩苷(C21H18O12)计,不得少于1.50%。
野黄芩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35-水61-醋酸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理论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野黄芩苷对照品8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野黄芩苷8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该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提取至无色,充去醚液,药渣挥去石油醚,加甲醇继续提取至无色,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精密量取25ml,蒸干,残渣用20%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5μm)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野黄芩苷(C21H18O12)不得少于0.20%。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半枝莲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解痉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红花素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抑瘤作用: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本品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
免疫调节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其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
其它作用:
⑴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黄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与ATP生成。
⑵抑制幼虫的生长:并能Heliothiszea幼虫的生长。
⑶.对血管作用:黄芩素甙有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对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
毒性毒理
半边莲煎剂小鼠的LD50为6.10±0.26g(生药)/kg。浸剂大鼠的LD50与75.1±13.1g(生药)/kg。大鼠每日0.1、0.3和1.0g(生药)/kg,连续3天,体重、尿沉渣及尿蛋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病理检查,除部分大鼠肾脏有轻度浊肿外,未见显着器质性变化。黄芩素甙小鼠最大耐受量为10g/kg,LD50为1314mg/kg。
== 化学成分 ==
全草含:红花素(carthamidin),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高山黄芩素(scutellarein),高山黄钤甙(scutel-la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raricacid),生物碱多糖等。另据报道,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汉黄芩素(wogo-nin),半枝莲素(scutervulin),半枝莲种素(rivularin),柚皮素(naringenin),芹菜素(apigenin),粗毛豚草素(hispedulin),圣草素(eriodictyol),木犀草素(suteolin),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5,7,-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4-羟基汉黄芩素(4-hydroxywogonin),7-闳基-5,8-二甲氧基黄酮(7-hy-droxy-5,8-dimethoxyflavane),对-闳基苯甲西藏(p-hydroxyben-zaldehyde),对-闳基苄基丙酮(p-hydroxybenzylacetone),对-香豆酸(p-coumaricaic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能果酸(ut-solicacid)植物甾醇(phytosterol),植物甾醇β-D-葡萄糖甙(phy-tosteryl-β-D-glucoside)等。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