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73
次編輯
變更
梅花大鼓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梅花大鼓 | 圖像 = File:金万昌3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cdnimg103.lizhi.fm/audio_cover/2015/10/02/232986…”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梅花大鼓
| 圖像 = [[ File:金万昌3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cdnimg103.lizhi.fm/audio_cover/2015/10/02/23298602002362375_320x320.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lizhi.fm/share/867181/23298013383628038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自金万昌出,经其加工创新,这一曲种才焕发了新的青春。从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两个流派;前者守旧,唱腔简单,上下句无何异样儿的区别,平淡无奇,王宪臣、刘荩臣等善唱之;后者则为[[金万昌]]所创演的梅花调,唱腔娓娓动听,且有许多出色的创新,深为听众所欣赏,逐渐成为此曲种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个基本板式与以这三个板式的名称命名的三个基本唱腔。
2014年11月11日,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花大鼓作为北方鼓曲中的一个重要曲种,广受曲艺爱好者喜爱。其传承意义非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梅花大鼓
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1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Ⅴ-116
遗产类型;曲艺
申报地区;[[天津市]]
==历史源流==
[[File:金万昌16.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682fef9647ecf051.jpg?size=386x5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doc/6077037-6290118.html 图片来源]]]
[[清朝道光年]]间,北城旗人子弟八角鼓票友有位叫"玉瑞"的,他的伯父是世袭的左领。在八角鼓票房内唱这种曲调渐渐得了到大家的认同,于是就管这种曲调叫"清口大鼓"。因他家住在北城鼓楼附近,可能这也是后来称"北板梅花"一词的来源,玉瑞的雅号叫"梅花馆主",亦称"北板梅花调"。后来渐渐传入前门外南城一带,有位子弟八角鼓票友文玉森,他的头是秃顶外号叫"文秃子"。文玉森的清口大鼓唱得很好听,又增加到由五种乐器伴奏,演唱的段子是《黛玉思亲》、《百鸟朝凤》等几段节目,虽然曲目较少,但在八角鼓演出中这种形式已经很重要了,也标志着北板梅花大鼓已完全形成。
清朝末年"北板梅花调"传到了金万昌和王文瑞等几位先生时,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把曲调和板式加以丰富,尤其在伴奏音乐和唱腔音乐方面,经韩永先、苏启元加以推进研究,形成了上三翻、下三翻、鼓套子、过板大过门等,这一阶段随演出随发展,而后又经过了韩永禄、霍连仲、韩德寿(韩德福的长兄,是梅花大鼓过门[马号]的创始者。)等人发展,就形成了就如的梅花大鼓。为了区别原有的"北板梅花调",也就对立的定名为"南板梅花调",这时"梅花大鼓"的名称自然也就已成定局了。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变化,名家们对梅花大鼓的艺术形式上都各有发挥,形成风格流派异彩分呈的局面,曲调和音乐的发展大多都是一些名弦师的改进而成的,并不是因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形成流派的。正如王文瑞老先生亲口对我讲的:"当年我把梅花调十几段都整好给万昌了,他是名角,唱红了比我强得多。名利不算啥,只要玩意儿响,比啥都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说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万昌)梅花大鼓的创始人之一。梅花大鼓传到二、三十年代已达高峰,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曲调丰富,过板音乐也花哨热闹。鼓套子、过板音乐的大过门也多,使得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好听得多,后来这种演唱形式愈演愈烈几乎没有更多的人唱"北板梅花调"了,因此北板梅花调也就渐渐失传了。我至今只在十八岁那年听过一次,那是一九五七年在前门小剧场,北京市第一届曲艺汇演中一位叫孙茂芝的盲艺人演唱的《安安送米》。
==表演形式==
梅花大鼓的基本程式,一般在前头先加四、六、八句书篇闲文,接着即为慢板,唱几"落儿"(即段儿)后,接"怯何"、"野鸡溜"(比慢板拍子加快),再转"上板"(快板),收腔后,再唱几句书尾,即算一阕。如果加演牌子,则多在"野鸡溜"前面加。旧时在收尾后常加奏"马号"牌子。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为一人打鼓说书,后出现了对唱。它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五音联弹:演员司鼓击板,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从左起,第一人右手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手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手按第三人手中的四胡弦;第三人右手拉四胡,左手按第四人手中的琵琶;第四人右手弹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扬琴。演员唱短段,每段之间乐队分别演奏[柳青娘]、[万年欢]等曲。 梅花大鼓长于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二六板〕唱腔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紧板〕活泼跳跃;结尾时的〔慢板〕徐缓、稳重、余音袅袅。唱词的句式基本上是七字句,有的冠以三字头,快板中偶尔有五字句。有时也穿插一些曲牌,这一做法据艺人口传是清末明初艺人、弦师韩永忠创始的,如《怯绣》即将梅花调本调作为曲头、曲尾,在中间加上〔太平年〕、〔银纽丝〕等曲牌,成为浑然一体的联曲曲目。
==主要特点==
梅花大鼓各个艺术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中板,声腔婉转动听;快板、紧板,活泼有力;收束时的慢板稳重而又有余音。句式基本上为七字句,偶尔加三字头,快板中有时有五字句。有时也依据内容穿插长短句的曲牌。个别节目如《怯绣》,除头尾唱梅花调本调外,通篇为〔太平年〕、〔银纽丝〕、〔湖广调〕等牌子曲。梅花大鼓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上寿》,新编节目《秋江》、《张羽煮海》等也可以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此外还有《鸿雁捎书》、《摔镜架》、《目连救母》等。新编曲目有《绣红旗》、《江姐进山》、《千里堤送别》、《半屏山》、《悲壮的婚礼》、《二泉印月》等。<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A0Mjk1NDI0.html 刘志光 京韵大鼓《探晴雯》返《黛玉焚稿》片断]优酷娱乐,发布时间;2013-09-02</ref>
一个梅花大鼓演员,必须具备"唱功",还要有"打功"(打鼓的功夫),表演动作无所谓多少。它的可听处在于这个曲种音乐性强,三弦的定位度是同度不高不低,指法声音都好发挥。在唱段中有较大的"上下三翻、过门和鼓套子",听起来很过瘾。这些都是它的魅力。演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一般的一人演唱外,还有"双唱梅花"、"男女对唱梅花""群唱梅花"、"叼灯梅花(含灯大鼓)"等。此外还有换手"五音联弹梅花",即演奏员换手弹、拉、打、击曲牌[柳青娘]、[万年欢]、[鬼拉腿]、[马号]、[夜深沉]。这种联弹发明者是在清末的子弟票房内产生的。经过数百年一代传一代,各名家大都不断地发展,韩德寿先生(韩德福长兄)就发展出了[马号]的曲牌,据说是从军队的军歌和军号曲调中借鉴来的。霍连仲先生加上双琴换手梅花联弹,桂秋华加上风琴换手梅花联弹,都是各有千秋。芦成科先生在四十年代时弹"三翻"曾加弹"流行歌曲"腔调,很受听众欢迎满场轰动。
因有以上这些特点,梅花大鼓才是京、津两地不可少的一个曲种。唱至今天盛时是过去了,北京专业曲艺团体中专门唱梅花大鼓的演员已几乎将要绝迹。梅花大鼓在票房中虽不多见但也不乏有几位票友登台演唱,李燕生十几年如一日不断努力追求"梅花",每排必唱《黛玉葬花》、《宝玉探病》《黛玉思亲》等曲目,志在发奋学习梅花,欲要高攀一层。志淑燕和那欣对唱的新梅花《龙女听琴》动听悦耳,徐少兰、张雅君以及徐存智等先生也喜唱梅花大鼓,更有王文瑞先生弟子七十高龄的老艺人杜三宝先生到票房走票击鼓高唱《目莲僧救母》和《百鸟朝凤》,由此可见北京票友中"梅花大鼓"这朵花不致败落。京城现实的"梅花"虽然处在淡季,我想,既称是梅花,就不惧寒时,傲雪能开,兴许蓓蕾有日。希望喜爱梅花大鼓的票友们更加努力多学多练,决对会唱出更好的成绩。"清口大鼓"本于票友中发展起来,决对不会在票房中绝灭。
==创始人简介==
[[金万昌]](1870年-1942年),梅花大鼓演员。
他13岁向韩万祥学唱木板大鼓,17岁开始在"堂会"上唱票,非职业艺人。20岁向文玉成学习梅花调,后与弦师苏起元合作,以此为业,悉心揣摩书情词意,刻苦钻研,革新曲调,五十余年从未中辍,在京、津、宁等城市演出,负有盛誉,成为梅花调金派创始人。<ref>[https://baike.so.com/doc/8967099-9295228.html 金万昌] 360百科;</ref>
梅花大鼓在发展中,先后形成两大流派:金派与卢(或花)派,金派创始人为[[金万昌]]曾与[[刘宝全]]、王佩臣(铁片大鼓演员)被天津观众誉为"鼓界三绝"。卢(花)派创始人卢成科,瞽名弦师,根据第一个弟子花四宝嗓音高亮、音色纯美的特点,开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风格,也称卢派或花派。卢(花)派演员有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员籍薇等。
金万昌,他的嗖音颚音多,干脆潇洒,吐字发音讲究,不拙不飘,底字低音沉浑有力,听之绕梁。鼓套子打得出神入化,变击多彩,时称金万昌为"梅花鼓王",是梅花大鼓里程碑式人物。唱金派梅花大鼓的京津两地演员曾有很多,男演员有尹福来、贾凤祥、曹宝禄、屈振庭、刘连玉、荣寿昌、等,女演员有方红霞、郭小霞、关翠兰、宋大红、刘淑慧、孙砚琴、王淑琴、闫丽云、李志义等。当时还出了不少唱红了的名家,特别是有一大批女演员很适合演唱梅花大鼓,从而形成了京朝派梅花的浓厚风格。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娱乐事件]]
| 姓名 =梅花大鼓
| 圖像 = [[ File:金万昌33.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cdnimg103.lizhi.fm/audio_cover/2015/10/02/23298602002362375_320x320.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lizhi.fm/share/867181/23298013383628038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王子玉等。自金万昌出,经其加工创新,这一曲种才焕发了新的青春。从此,它也就分成了北板、南板两个流派;前者守旧,唱腔简单,上下句无何异样儿的区别,平淡无奇,王宪臣、刘荩臣等善唱之;后者则为[[金万昌]]所创演的梅花调,唱腔娓娓动听,且有许多出色的创新,深为听众所欣赏,逐渐成为此曲种之正宗。梅花大鼓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慢板、二六板、上板三个基本板式与以这三个板式的名称命名的三个基本唱腔。
2014年11月11日,梅花大鼓经国务院批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花大鼓作为北方鼓曲中的一个重要曲种,广受曲艺爱好者喜爱。其传承意义非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梅花大鼓
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1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Ⅴ-116
遗产类型;曲艺
申报地区;[[天津市]]
==历史源流==
[[File:金万昌16.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682fef9647ecf051.jpg?size=386x50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doc/6077037-6290118.html 图片来源]]]
[[清朝道光年]]间,北城旗人子弟八角鼓票友有位叫"玉瑞"的,他的伯父是世袭的左领。在八角鼓票房内唱这种曲调渐渐得了到大家的认同,于是就管这种曲调叫"清口大鼓"。因他家住在北城鼓楼附近,可能这也是后来称"北板梅花"一词的来源,玉瑞的雅号叫"梅花馆主",亦称"北板梅花调"。后来渐渐传入前门外南城一带,有位子弟八角鼓票友文玉森,他的头是秃顶外号叫"文秃子"。文玉森的清口大鼓唱得很好听,又增加到由五种乐器伴奏,演唱的段子是《黛玉思亲》、《百鸟朝凤》等几段节目,虽然曲目较少,但在八角鼓演出中这种形式已经很重要了,也标志着北板梅花大鼓已完全形成。
清朝末年"北板梅花调"传到了金万昌和王文瑞等几位先生时,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把曲调和板式加以丰富,尤其在伴奏音乐和唱腔音乐方面,经韩永先、苏启元加以推进研究,形成了上三翻、下三翻、鼓套子、过板大过门等,这一阶段随演出随发展,而后又经过了韩永禄、霍连仲、韩德寿(韩德福的长兄,是梅花大鼓过门[马号]的创始者。)等人发展,就形成了就如的梅花大鼓。为了区别原有的"北板梅花调",也就对立的定名为"南板梅花调",这时"梅花大鼓"的名称自然也就已成定局了。
几十年来随着时代变化,名家们对梅花大鼓的艺术形式上都各有发挥,形成风格流派异彩分呈的局面,曲调和音乐的发展大多都是一些名弦师的改进而成的,并不是因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形成流派的。正如王文瑞老先生亲口对我讲的:"当年我把梅花调十几段都整好给万昌了,他是名角,唱红了比我强得多。名利不算啥,只要玩意儿响,比啥都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说王老先生也是金派(金万昌)梅花大鼓的创始人之一。梅花大鼓传到二、三十年代已达高峰,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曲调丰富,过板音乐也花哨热闹。鼓套子、过板音乐的大过门也多,使得南板梅花调比北板梅花调好听得多,后来这种演唱形式愈演愈烈几乎没有更多的人唱"北板梅花调"了,因此北板梅花调也就渐渐失传了。我至今只在十八岁那年听过一次,那是一九五七年在前门小剧场,北京市第一届曲艺汇演中一位叫孙茂芝的盲艺人演唱的《安安送米》。
==表演形式==
梅花大鼓的基本程式,一般在前头先加四、六、八句书篇闲文,接着即为慢板,唱几"落儿"(即段儿)后,接"怯何"、"野鸡溜"(比慢板拍子加快),再转"上板"(快板),收腔后,再唱几句书尾,即算一阕。如果加演牌子,则多在"野鸡溜"前面加。旧时在收尾后常加奏"马号"牌子。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为一人打鼓说书,后出现了对唱。它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五音联弹:演员司鼓击板,乐队四人相互协作,操五种乐器。从左起,第一人右手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人手中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手按第三人手中的四胡弦;第三人右手拉四胡,左手按第四人手中的琵琶;第四人右手弹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扬琴。演员唱短段,每段之间乐队分别演奏[柳青娘]、[万年欢]等曲。 梅花大鼓长于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二六板〕唱腔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紧板〕活泼跳跃;结尾时的〔慢板〕徐缓、稳重、余音袅袅。唱词的句式基本上是七字句,有的冠以三字头,快板中偶尔有五字句。有时也穿插一些曲牌,这一做法据艺人口传是清末明初艺人、弦师韩永忠创始的,如《怯绣》即将梅花调本调作为曲头、曲尾,在中间加上〔太平年〕、〔银纽丝〕等曲牌,成为浑然一体的联曲曲目。
==主要特点==
梅花大鼓各个艺术流派的共同特点,是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它的慢板、中板,声腔婉转动听;快板、紧板,活泼有力;收束时的慢板稳重而又有余音。句式基本上为七字句,偶尔加三字头,快板中有时有五字句。有时也依据内容穿插长短句的曲牌。个别节目如《怯绣》,除头尾唱梅花调本调外,通篇为〔太平年〕、〔银纽丝〕、〔湖广调〕等牌子曲。梅花大鼓多为一人演唱,有的传统节目如《湘子上寿》,新编节目《秋江》、《张羽煮海》等也可以二人对唱。演员自击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以及扬琴等。梅花大鼓传统曲目中有不少取材于《红楼梦》,如《探晴雯》、《劝黛玉》、《黛玉悲秋》、《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此外还有《鸿雁捎书》、《摔镜架》、《目连救母》等。新编曲目有《绣红旗》、《江姐进山》、《千里堤送别》、《半屏山》、《悲壮的婚礼》、《二泉印月》等。<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jA0Mjk1NDI0.html 刘志光 京韵大鼓《探晴雯》返《黛玉焚稿》片断]优酷娱乐,发布时间;2013-09-02</ref>
一个梅花大鼓演员,必须具备"唱功",还要有"打功"(打鼓的功夫),表演动作无所谓多少。它的可听处在于这个曲种音乐性强,三弦的定位度是同度不高不低,指法声音都好发挥。在唱段中有较大的"上下三翻、过门和鼓套子",听起来很过瘾。这些都是它的魅力。演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一般的一人演唱外,还有"双唱梅花"、"男女对唱梅花""群唱梅花"、"叼灯梅花(含灯大鼓)"等。此外还有换手"五音联弹梅花",即演奏员换手弹、拉、打、击曲牌[柳青娘]、[万年欢]、[鬼拉腿]、[马号]、[夜深沉]。这种联弹发明者是在清末的子弟票房内产生的。经过数百年一代传一代,各名家大都不断地发展,韩德寿先生(韩德福长兄)就发展出了[马号]的曲牌,据说是从军队的军歌和军号曲调中借鉴来的。霍连仲先生加上双琴换手梅花联弹,桂秋华加上风琴换手梅花联弹,都是各有千秋。芦成科先生在四十年代时弹"三翻"曾加弹"流行歌曲"腔调,很受听众欢迎满场轰动。
因有以上这些特点,梅花大鼓才是京、津两地不可少的一个曲种。唱至今天盛时是过去了,北京专业曲艺团体中专门唱梅花大鼓的演员已几乎将要绝迹。梅花大鼓在票房中虽不多见但也不乏有几位票友登台演唱,李燕生十几年如一日不断努力追求"梅花",每排必唱《黛玉葬花》、《宝玉探病》《黛玉思亲》等曲目,志在发奋学习梅花,欲要高攀一层。志淑燕和那欣对唱的新梅花《龙女听琴》动听悦耳,徐少兰、张雅君以及徐存智等先生也喜唱梅花大鼓,更有王文瑞先生弟子七十高龄的老艺人杜三宝先生到票房走票击鼓高唱《目莲僧救母》和《百鸟朝凤》,由此可见北京票友中"梅花大鼓"这朵花不致败落。京城现实的"梅花"虽然处在淡季,我想,既称是梅花,就不惧寒时,傲雪能开,兴许蓓蕾有日。希望喜爱梅花大鼓的票友们更加努力多学多练,决对会唱出更好的成绩。"清口大鼓"本于票友中发展起来,决对不会在票房中绝灭。
==创始人简介==
[[金万昌]](1870年-1942年),梅花大鼓演员。
他13岁向韩万祥学唱木板大鼓,17岁开始在"堂会"上唱票,非职业艺人。20岁向文玉成学习梅花调,后与弦师苏起元合作,以此为业,悉心揣摩书情词意,刻苦钻研,革新曲调,五十余年从未中辍,在京、津、宁等城市演出,负有盛誉,成为梅花调金派创始人。<ref>[https://baike.so.com/doc/8967099-9295228.html 金万昌] 360百科;</ref>
梅花大鼓在发展中,先后形成两大流派:金派与卢(或花)派,金派创始人为[[金万昌]]曾与[[刘宝全]]、王佩臣(铁片大鼓演员)被天津观众誉为"鼓界三绝"。卢(花)派创始人卢成科,瞽名弦师,根据第一个弟子花四宝嗓音高亮、音色纯美的特点,开辟了梅花大鼓的高腔音域,形成了悲、媚、脆的演唱风格,也称卢派或花派。卢(花)派演员有花五宝、花小宝(史文秀)、周文如,青年演员籍薇等。
金万昌,他的嗖音颚音多,干脆潇洒,吐字发音讲究,不拙不飘,底字低音沉浑有力,听之绕梁。鼓套子打得出神入化,变击多彩,时称金万昌为"梅花鼓王",是梅花大鼓里程碑式人物。唱金派梅花大鼓的京津两地演员曾有很多,男演员有尹福来、贾凤祥、曹宝禄、屈振庭、刘连玉、荣寿昌、等,女演员有方红霞、郭小霞、关翠兰、宋大红、刘淑慧、孙砚琴、王淑琴、闫丽云、李志义等。当时还出了不少唱红了的名家,特别是有一大批女演员很适合演唱梅花大鼓,从而形成了京朝派梅花的浓厚风格。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娱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