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降水
,無編輯摘要
[[File:降水.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news.cdyee.com/attache/site2/20100517/c38978fdb8922e5280f6a823ff2c4286.jpg 原图链接][http://news.cdyee.com/content/2010-05/17/content_49672.htm 来自 尚一网 的图片]]]
==空气饱和的过程==
空气包含水分,并以每公斤干空气一克作为量度单位,但现在大多普遍以相对湿度的形式表达,例如百份之五十。空气的 [[ 温度 ]] 取决空气本身可以容纳多少水分才达至饱和,而暖的空气比冷的空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分。亦由于空气有如此特性,冷却空气可以使其饱和。而露点温度则为使既定的空气分量达到水分饱和所需的温度。当然,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也可以使空气饱和。
===冷却机制===
*上升(日间强烈受热, [[ 对流 ]] , [[ 地形 ]] )
*接触性冷却(暖空气流过冷的海面)
*辐射 [[ 冷却 ]] (晚上地面辐射大量流失于太空) *蒸发冷却( [[ 水 ]] 由液态转为气态,空气温度下降)
===增加水分===
*太大的 [[ 云层 ]] 有助雨的形成,而水从上面降下。
*在日间有强烈蒸发发生于水面。
==降水的形成==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汽来使自己 [[ 凝结 ]] 和 [[ 凝华 ]] 。如果云体内的水汽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 [[ 体积 ]] 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类型==
===锋面雨===
在锋面上空气缓慢上升(以每秒厘米的 [[ 速度 ]] 计算),在冷气团一侧形成层状降水。又称 [[ 气旋雨 ]] 、 [[ 梅雨 ]] 。 气旋雨又包括 [[ 热带 ]] 气旋雨和 [[ 温带 ]] 气旋雨。在 [[ 台湾 ]] 地区,一次热带气旋( [[ 台风 ]] )雨常可降落数百毫米的雨量,造成水灾。温带气旋中的暖气流沿冷气流表面(锋面)上升而冷凝成雨,包括冷锋雨和暖锋雨。冷、暖气流的势力若相近,则锋面在同一地带徘徊或滞留而产生梅雨, [[ 中国 ]][[ 长江流域 ]] 、 [[ 台湾 ]] 和 [[ 韩国 ]] 及 [[ 日本 ]] 中南部均有 [[ 梅雨 ]] 现象,以其适当梅子成熟,故名。又因此段期间气候潮湿,物品最易发霉,故又称“霉雨”。
===对流雨===
如果下垫面高温 [[ 潮湿 ]]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 [[ 对流 ]][[ 运动 ]] ,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形成 [[ 对流云 ]] 而降水,比如 [[ 积雨云 ]] 和 [[ 浓积云 ]] ,条件一定时即可降水。特点是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电,故又称 [[ 热雷雨 ]] 、 [[ 雷阵雨 ]] ,台湾称西北雨。在 [[ 热带雨林气候 ]] 区和夏季的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区多见。 ===地形雨== [[英语]]:orographic rain,暖湿气流遇到山地,沿坡上升,水汽凝结,[[积云]]降雨;故[[迎风坡]](windward slope)的雨量随高度增加而递增,但山地很高时,超过某一高度后,又逐渐减少,当暖湿空气沿山地爬升到最高点后,降完雨水形成干冷空气,之后再沿着山地下降,由于干空气每下降100m气温会上升1°C,因此就在背风坡形成焚风。[[印度]]阿萨密省之乞拉朋吉(Cherrapunji),因位在[[孟加拉湾]]的[[夏季季风]]北上的通路山坡上,故成为世界雨量最多之区,年达12,000毫米,即地形性降雨之佳例。盛行[[东北季风]]期间,台湾东北部位在雪山山脉和[[中央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南部位在[[背风坡]],雨水甚少。
===台风雨===
气旋中心附近 [[ 气流 ]] 上升,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水,称为台风雨。常见的有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带来的降水。(注:气旋雨是 [[ 锋面雨 ]] 的别称而不是指台风雨,此部分较容易搞混。)
==视频==
<center> 科技馆说——怎样测量降水量 </center>
<center>{{#iDisplay:f03239d7bu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