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25
次編輯
變更
斯巴达克斯起义
,無編輯摘要
== 背景 ==
纵观[[古罗马]]发展史,奴隶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始终是罗马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通过与外国商人的奴隶贸易以及将战俘或征服地居民卖作奴隶,罗马的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加<ref>Smith, ''A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smith-dgra/1041.html "Servus", p. 1038]</ref>。这些奴隶中有小部分被当做侍从或者佣人使唤,但大多数都被派至矿山、西西里以及意大利南部的大农场从事生产<ref>Smith,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smith-dgra/1046.html "Servus", p. 1039]; Livy, ''The History of Rome'', [http://www.perseus.tufts.edu/cgi-bin/ptext?lookup=Liv.+6.12 6:12]</ref>。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奴隶受到的压迫是惨无人道的。根据罗马法律,奴隶只是财产,而非自然人。奴隶主对奴隶的虐待、伤害甚至杀害都不受法律限制。尽管奴隶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奴隶都被强迫在最艰苦的农场和矿山从事严酷的体力劳动<ref>Smith,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smith-dgra/1029.html "Servus", pp. 1022–39].</ref>。
当受到残酷压迫的奴隶集中在一起后,就往往容易引发暴动或者叛乱。公元前135年和公元前104年,[[第一次奴隶战争]]以及[[第二次奴隶战争]]都在西西里爆发。许多希望逃离奴隶生活的人在叛乱组织者的领导下,集合成数万人规模的起义军。对此,[[元老院]]虽然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予以镇压,但仍然未将奴隶起义视为威胁共和国存亡的重大隐患。 这主要是由于意大利本土尚未发生奴隶叛乱,因此政治家们并不认为奴隶会构成对罗马的根本性威胁<ref group="注释">西西里的第一次奴隶战争中,在罗马境内也有150人左右的奴隶奋起反抗。<br>[[#土井 1973|土井 1973]],p.55.</ref>。然而随着第三次奴隶战争的爆发,元老院的这一观念终于被证明是错误的。
== 起义爆发 (公元前73年) ==
{{main|角斗士|斯巴达克斯}}
在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共和国,[[角斗士]]比赛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为了培养适合比赛的角斗士,意大利各地建起了多所角斗士训练所<ref>Smith,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smith-dgra/0581.html "Gladiatores", p. 574].</ref>。在这些训练所里,战俘以及从奴隶市场买来的奴隶和自愿参加的一部分罗马公民成为角斗士,学习各类格斗的技巧<ref>[[#ウィズダム 2002|ウィズダム 2002]],pp.19-20.</ref>。战绩优越的角斗士会赢得财富和荣誉,同时其训练师也会从中获利。 但另一方面,即使在奴隶阶层中,角斗士也仍属于最低等的类别,训练师也被视为与妓院主人类似的最低贱的职业<ref>[[#本村 2011|本村 2011]],p.155,158;[[#ウィズダム 2002|ウィズダム 2002]],pp.19,22-23,79-80.</ref>。尽管在比赛中落败的角斗士虽然并不一定会被处死<ref>[[#本村 2011|本村 2011]],pp.214-216.</ref><ref group="注释">在帝政后期的2世纪以后,角斗士比赛中的处罚更为严厉,每场比赛的负者几乎都会被处死。[[#本村 2011|本村 2011]],pp.219-219.</ref>,但侥幸赢得数场比赛后获得自由的机率仍非常小,大多数角斗士的悲惨命运并不会发生改变<ref>[[#本村 2011|本村 2011]],pp.218-219;[[#ウィズダム 2002|ウィズダム 2002]],pp.102-104.</ref>。 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Spartacus)是一名出身于[[色雷斯]]的角斗士奴隶,当时隶属于[[坎帕尼亚]][[卡普亚]]的{{link-en|巴蒂雅图斯|Lentulus Batiatus}}所拥有的角斗士训练所<ref>[[#普鲁塔克|普鲁塔克]],p.18.</ref>。关于斯巴达克斯的来历,史家众说纷纭。普鲁塔克认为他是色雷斯的马伊杜伊族人<ref>[[#普鲁塔克|普鲁塔克]],p.18.</ref>,但阿庇安却说他原本是罗马军团的一名色雷斯兵,之后因成为战俘而被卖作角斗士<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ref>。 弗罗鲁斯的记载则更为具体,他说“斯巴达克斯出身于色雷斯的枚迪族,在[[米特拉达梯战争|米特拉达梯战争]]中成为[[本都王国]]一方的雇佣兵。当枚迪族与罗马议和之后,他成为了罗马军中的一名辅助兵,但之后却投入了反对罗马的战斗。在被罗马军俘虏后,被卖作奴隶,送至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所”<ref name=wisdom128>[[#ウィズダム 2002|ウィズダム 2002]],p.128.</ref>。近代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蒙森]]还认为斯巴达克斯是[[博斯普鲁斯王国]]的色雷斯系王族后裔<ref name=wisdom128/><ref name=Mommsen>{{cite web|title=The History of Rome, Books V:CHAPTER II Rule of the Sullan Restoration:Outbreak of the Gladiatorial War in Italy|url=http://www.gutenberg.org/cache/epub/10706/pg10706.html|publisher= project Gutenburg |author=[[特奥多尔·蒙森]]|page=|accessdate=2012年10月24日}}</ref>。 另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史料中提及的斯巴达克斯出身的色雷斯(''Thraex'')并非一个民族,而是角斗士的一个类别(所谓的{{le|色雷斯角斗士|Thraex}})<ref>Smith,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http://www.ancientlibrary.com/smith-dgra/0583.html "Gladiatores", p. 576].</ref>。
逃犯们经过战斗,击退了卡普亚派来的小股军队。他们耻于使用角斗士配备的武器,所以改用从对手处缴获的武器<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 9:1].</ref>。对于从训练所逃走后的经过,史料记载不一,但基本上一致认为,逃犯们在卡普亚附近掠夺民宅,并不断吸纳周边的奴隶以扩充队伍,并在[[维苏威火山]]里建立了据点<ref group="注释">弗罗鲁斯和阿庇安都明确记述角斗士们逃入了维苏威火山,但普鲁塔克仅仅提到奴隶们在一座“山”上被格拉贝鲁率军包围。<br>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 Florus, ''Epitome'', {{link-en|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2.8}}.</ref>。
=== 法务官率军讨伐失败 ===
当时的暴乱发生地[[坎帕尼亚州|坎帕尼亚]]是许多罗马富人权贵的庄园所在地,因此这场叛乱立即引起了罗马政府的警觉。当最初政府并没有将其定性为一场武装暴动,而只是作为大规模的治安恶化来处理。
奴隶军虽未受到军事训练,但他们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面对罗马军使用了一步奇招<ref>Frontinus, ''Stratagem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Frontinus/Strategemata/1*.html#5.20 Book I, 5:20–22] and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Frontinus/Strategemata/1*.html#7.6 Book VII:6].</ref>。为了突破格拉贝鲁的包围,斯巴达克斯的部队从维苏威火山的斜坡上利用树藤等制作绳索和梯子,偷偷地从罗马军背后的山崖爬下,发动奇袭,一举歼灭了毫无防备的罗马军队<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 9:1–3]; Frontinus, ''Stratagem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Frontinus/Strategemata/1*.html#5.21 Book I, 5:20–22]; 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 {{Harvnb|Broughton|1968|p=109}} </ref><ref group="注释">普鲁塔克与弗朗提努斯记载的讨伐军司令官为"Clodius the praetor"与"Publius Varinus",但阿庇安记载的司令官名字为"Varinius Glaber"与"Publius Valerius"。</ref>。
于是,第二支由法务官帕博利乌斯·瓦力尼乌斯率领的讨伐军再次被派往镇压叛乱<ref group="注释">李维记载的第二次讨伐军指挥官为"Publius Varenus",其部将名为"Claudius Pulcher"。</ref>。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指挥官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由弗利乌斯和柯西尼乌斯率领。 普鲁塔克在史书中提到弗利乌斯部兵力为3000人,其余部队的兵力以及是否为正规军团兵这些都不详。第二次讨伐军也仍然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柯西尼乌斯战死,而瓦力尼乌斯被生擒,罗马军的装备也都被奴隶军充作战利品<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4 9:4–5]; Livy, ''Periochae '', [http://www.livius.org/li-ln/livy/periochae/periochae091.html#95 95]; 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 Sallust, ''Histories'', 3:64–67.</ref>。
经过这两场胜利,当地以放牛人和放羊人为主的大批牧人奴隶都投靠在斯巴达克斯麾下,起义军人数扩充至约7万人<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3 9:3]; Appian, ''Civil War'',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 </ref>。公元前73年到72年的冬天,起义军为了训练新兵和整备部队,将袭击范围扩大至[[诺拉]]、{{link-en|诺切拉|Nocera Inferiore}}、{{le|图里伊|Thurii}}以及{{link-en|梅塔庞托|Metapontum}}等地<ref name="florus_2_8">Florus, ''Epitome'', {{link-en|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2.8}}.</ref>。
== 起义军的成分与目的 ==
关于斯巴达克斯起义军的规模,各种史籍中的数字都不尽相同。从占领南意大利开始到沿半岛北上为止的鼎盛时期,兵力达12万人到20万人,而到了战败前,起义军总人数可能已经超过了30万人<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10-11.</ref>。起义军中包括角斗士、牧人奴隶(放牛人和放羊人)、逃脱的奴隶(家奴和农奴)、手工业奴隶、贫农、萨莫奈的底层民众、慕名而来的自由民以及罗马军团的叛逃士兵<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386;[[#土井 1977|土井 1977]],pp.129-130.</ref>。 其中,农奴占了军队人数的大多数,到了后期,斯巴达克斯开始禁止接收罗马军团中的叛逃士兵<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32,135.</ref>。从民族成分来看,起义军包括了[[日耳曼人]]、[[凯尔特人]]([[高卢人]])、{{link-en|斯科迪斯奇人|Scordisci}}、[[色雷斯人]]以及意大利人(自由民和奴隶),至于其他希腊、叙利亚等地的东方奴隶以及西班牙和非洲等地的奴隶并未被史料提及<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p.390-391;[[#土井 1977|土井 1977]],p.137.</ref>。
据阿庇安记述,奴隶起义军军纪严明,对于俘获的战利品或者掠夺来的物品都平均分配,并且禁止私人占有金银等财产<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40.</ref>。另外,根据撒路斯提乌斯的描述,斯巴达克斯也严格禁止了滥用暴力和抢劫等行为<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41.</ref>。
关于起义军的战略目标,史家的见解也各有不同。阿庇安与弗洛努斯主张斯巴达克斯希望率军进攻罗马<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7 1:117]; Florus, ''Epitome'', {{link-en|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2.8}}.</ref>,这可能也是当时导致罗马市民产生恐慌情绪的一大原因,但根据之后的战争进程来看,至少在后半阶段并看不出奴隶们有这一打算<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48.</ref>。而普鲁塔克认为,斯巴达克斯只是希望带领奴隶们北上山南高卢,回到家乡以获得自由<ref name="plutc_9_5_6" />。
以[[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蒙森]]与[[苏联]]学者A·W·米休林为主的近现代史学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奴隶军在后期分裂成两派力量,其中斯巴达克斯派希望翻越阿尔卑斯山而重获自由,而克雷斯派希望留在南意大利继续掠夺当地居民和富人<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120-123.</ref>。 普鲁塔克也在史书中提到,一部分奴隶并不愿意翻过阿尔卑斯山,而只想留在意大利四处掠夺<ref name="plutc_9_5_6">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5 9:5–6].</ref>。公元前1世纪的历史学家[[撒路斯提乌斯]]的著作中记述了克雷斯派“积极迎敌,迫切渴望战斗”<ref>Sallust, Histories, 3:96.:[[#Fields 2009|Fields 2009]],p.55.</ref>。[[二战]]以后,史学界出现的新观点认为,斯巴达克斯与克雷斯之间并没有分裂,而只是负责在两地分头作战<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25-127.</ref>。
== 执政官的失败(公元前72年) ==
{{see also|克雷斯}}
此时的罗马共和国正在东西两线开战。西面的西班牙地区,从公元前77年开始,[[塞多留]]的叛乱尚未平息,而东方的[[本都王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也在公元前73年再次与罗马开战(史称“{{link-en|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Third Mithridatic War}}”)。另外,在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上的[[海盗]]也严重威胁到罗马的海上补给线<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58-259.</ref>。强敌环伺下的罗马本土爆发的奴隶起义进一步加重了共和国的危机。
公元前72年,奴隶军离开冬季营地,北上进军[[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地区)。
罗马元老院面对这支打败了两名法务官的庞大起义军,决定派遣朗图卢斯与盖利乌斯这两位执政官率罗马军团予以镇压<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6 1:116–117];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6 9:6]; Sallust, ''Histories'', 3:64–67.</ref>。盖利乌斯军团在加尔加诺山麓与克雷斯率领的3万人起义军交战。[[撒路斯提乌斯]]的著作《历史》(Historiae)中对这场战役略有涉及。 当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盖利乌斯将军队布置在高地上组成两列取守势,克雷斯率军攻击<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55.</ref>,但在地势上占优的盖利乌斯获得全胜,歼灭了克雷斯三分之二的军力<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7 1:117];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7 9:7]</ref><ref group="注释">李维的记载中,前法务官库因特斯・阿里乌斯击杀了克雷斯及其2万叛军。<br>Livy, ''Periochae'' [http://www.livius.org/li-ln/livy/periochae/periochae096.html#96 96]. </ref>。 日后成为[[恺撒|凯撒]]政敌的[[小加图]]也参加了这场战役,得胜的盖利乌斯大喜之下要给小加图表彰,但遭到了他的坚决推辞<ref>[[#土井 1973|土井 1973]],pp.116-117.</ref>。
从这场战役之后直到[[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克拉苏]]出兵为止,史家对战争经过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阿庇安]]与[[普鲁塔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两者的内容并不是直接矛盾冲突,而是各家的记载各有详略,互相补充。
然而,此时的斯巴达克斯突然改变主意,计划直接进攻罗马城<ref>Appian, ''Civil war'',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7 1.117]</ref><ref group="注释">弗罗鲁斯并没有具体说明斯巴达克斯从何时开始以及为何决定进攻罗马,但他与阿庇安一致认为罗马城是斯巴达克斯的最终战略目标。<br>Florus, ''Epitome'', {{link-en|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2.8}}.
</ref>。 但考虑到全军的装配尚未完备、附近没有作为基地的城市,而且斯巴达克斯也还没有做好最终攻克罗马的准备,于是他决定带领部队再次杀回南意大利。此后,起义军占领了图里附近的城镇村庄,四下抢掠,并通过商人将物资交换成铜铁用以打造兵器。这一时期,起义军多次击退了罗马军的进攻<ref name="app_1_117"/>。
=== 普鲁塔克版本 ===
至于起初可能是斯巴达克斯目的地的[[阿尔卑斯山脉]]<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9.5 9:5].</ref>为何最终没能翻越,普鲁塔克并没有做出任何说明。但2世纪的历史学家弗罗鲁斯对此做出的推测是,当时受到胜利鼓舞的斯巴达克斯改变了主意,企图进攻罗马城<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99.</ref>。
蒙森等多位近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斯巴达克斯迫于属下的压力,选择了在半岛内来回掠夺<ref name=Mommsen/><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02.</ref>。根据苏联学者A・W・米休林的分析,起义军内部意见出现了分歧,加上阿尔卑斯山脉的环境险恶以及北意大利不发达的奴隶经济导致当地自耕农对起义军的抵制等原因共同导致了斯巴达克斯再次选择南下<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11-212.</ref>。 但也有观点认为起义军内部并未出现重大分歧,斯巴达克斯本人也积极支持进攻罗马这一目标<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213.</ref>。 另一种观点则以波兰的卡密尼克和日本学者土井正兴为代表,他们认为当时起义军到达山南高卢的时间已经晚于原定计划,而[[波河]]的泛滥导致渡河难度增加,另外即将到来的冬季使得携家带口的起义军几乎不可能成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这些地理和气候的因素导致了斯巴达克斯不得不再次南下<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p.137-144,153-155;[[#土井 1973|土井 1973]],pp.125-130.</ref>。
== 对战克拉苏(公元前71年) ==
与此同时,在[[西班牙]]成功镇压[[塞多留]]叛乱的[[格奈乌斯·庞培|庞培]]也率军凯旋,回到意大利本土。
尽管史料对于庞培是应克拉苏要求而增援还是仅仅是元老院的决定这一点上存在分歧,但元老院确实命令庞培的军队不入罗马城,直接南下支援克拉苏<ref>Contrast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2 11:2] with 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19 1:119].</ref>。 另外,元老院还派卢库鲁斯给予增援(阿庇安将此人误记为当时正率军投入{{link-en|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Third Mithridatic War}}的[[卢库鲁斯|卢基乌斯·李锡尼·卢库鲁斯]],但实际上真正率军支援克拉苏的是[[马其顿行省]][[长官]][[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卢库鲁斯]],他是卢基乌斯·卢库鲁斯的弟弟<ref>Strachan-Davidson on Appian. 1.120; 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2 11:2].</ref>)。 克拉苏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以及卢库鲁斯军团即将在[[布林迪西]]登陆的消息后,唯恐其战功被援军抢走,于是命令属下尽快出击,早日平定这场叛乱<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2 11:2].</ref>。
[[File:Spartacus II.JPG|thumb|left|175px|《斯巴达克斯的最后时刻》,尼可路·塞尼斯画、19世纪。]]
同时,得知庞培军团正在南下的消息后,斯巴达克斯也试图与克拉苏进行和谈,希望在对手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结束战争<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ref>。 克拉苏拒绝了和谈的要求后,斯巴达克斯军的一部分冲破包围,逃至[[卡拉布里亚州]]附近的佩特里亚(现在的[[斯特龙戈利]])西部的山区,但还是遭到克拉苏军团的追击<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0.6 10:6].</ref><ref group="注释">阿庇安和普鲁塔克并未提及那些留在包围圈内的起义军的结局。</ref>。 罗马军团成功地打败从起义军主力中分裂出来的甘尼库斯和斯杜斯两支部队,奴隶们虽然勇敢迎战,但最终12,300人均遭杀害,全军覆灭<ref group="注释">普鲁塔克记载的战死者人数为12,300人,而李维记载的人数为35,000人。<br>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3 11:3]; Livy, ''Periochae'', [http://www.livius.org/li-ln/livy/periochae/periochae096.html#97 97:1].</ref>。
克拉苏这一方也并非百战百胜。当时率军追击起义军的骑兵队长奎因特库斯和[[财务官]]斯库罗法斯遭到斯巴达克斯的迎击而溃败<ref>{{Harvnb|Bradley|1989|p=97}};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4 11:4].</ref>。然而,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的叛乱奴隶们逐渐失去耐心。他们不再愿意随军撤退,其中部分人擅自脱离大部队,开始毫无章法地攻击克拉苏军团<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5 11:5];.</ref>。
对大局逐渐失去控制的斯巴达克斯终于决心集合全部力量,与克拉苏决一死战。于是,双方在希拉河(英文:Siler River)爆发最终的决战。克拉苏军队挖掘壕沟,以逸待劳,而斯巴达克斯声言“打赢这场战斗的话,战马就会取之不尽;如果输这场战斗,马也就没什么用。”将自己的战马杀死,参加步兵的战斗<ref name=Plutarch24>[[#普鲁塔克|普鲁塔克]],p.24.</ref>。斯巴达克斯期望亲手与克拉苏对决,浴血奋战中杀死对方的2名小队长,但是大势已去的起义军仍然难逃战败的命运<ref name=Plutarch24/><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 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6 11:6–7]</ref><ref group="注释">据李维记述,最终决战中,被杀害的起义军人数达6万人。<br>Livy, ''Periochae'', [http://www.livius.org/li-ln/livy/periochae/periochae096.html#97 97.1].</ref>。 斯巴达克斯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牺牲,但人们并未找到他的尸体<ref>Appian, ''Civil War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Appian/Civil_Wars/1*.html#120 1:120]; Florus, ''Epitome'', {{link-en|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Wikisource:Epitome of Roman History/Book 2#8|2.8}}.</ref>。
第三次奴隶战争也随着这场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庞培的军队虽未来得及与斯巴达克斯正面交战,但在此后仍然抓获从战场上逃跑的5千名敌军,并全部处死<ref>{{Harvnb|Matyszak|2004|p=133}}; Plutarch, ''Pompey'',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Pompey*.html#21.2 21:2],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7 11.7].</ref>。此后,庞培急速遣使向元老院请功,他认为克拉苏虽然在野战中打败叛乱奴隶,但最终结束这场叛乱的功臣还是自己,这也加深日后他与克拉苏之间的裂痕<ref>Plutarch, ''Crass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Plutarch/Lives/Crassus*.html#11.7 11.7].</ref>。
虽然斯巴达克斯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争对罗马人的奴隶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叛乱平定之后,罗马人对奴隶的处置相对缓和了许多<ref>{{Harvnb|Davis|1912|p=90}}
.</ref>。而罗马的奴隶主也逐渐放弃了对奴隶的无限度剥削,一方面加强对奴隶的监督,而另一方面也允许奴隶拥有一定的财产,还允许奴隶结婚生育<ref>[[#土井 1973|土井 1973]],pp.185-186.</ref>。另外,拥有大片土地的{{link-en|古罗马大地产制|Ancient Rome Real Estate System}}(大土地主)也逐渐减少农奴的数量,开始考虑与失去土地的自由人建立[[佃农]]契约关系<ref>{{cite web| url=http://www.fsmitha.com/h1/ch18.htm| title= From a Republic to Emperor Augustus: Spartacus and Declining Slavery| year=2006| accessdate=2006-09-23| first=Frank E. | last=Smitha}}</ref>。 从公元前52年恺撒结束[[高卢战争]]之后直到[[图拉真]]皇帝(公元98年 - 117年在位)上台之前,罗马几乎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因此通过征服而输入大量廉价奴隶的情况也不再出现。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大农场雇佣的自由身份的农民逐渐增多,而一部分奴隶也通过辛勤劳动,用积累的财富赎回自由身,变成了自耕农<ref>[[#土井 1973|土井 1973]],pp.186-187.</ref>。 在罗马社会中,奴隶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也开始出现变化。[[克劳狄一世]](在位41年 - 54年)时期的法律将杀害老年和未成年奴隶的行为定为杀人罪,同时规定奴隶主抛弃这些奴隶的行为,将会被视为放弃了对奴隶的所有权<ref>Suetonius, ''Life of Claudius'', [http://penelope.uchicago.edu/Thayer/E/Roman/Texts/Suetonius/12Caesars/Claudius*.html#25 25.2]</ref>。
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古罗马奴隶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的分水岭,也是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奴隶叛乱。
== 后世评价 ==
罗马共和国以及帝国时期的罗马史学家和政治家都将斯巴达克斯起义(第三次奴隶战争)定义为地位卑下的奴隶和角斗士引发的叛乱<ref name=Fields83>[[#Fields 2009|Fields 2009]],p.83.</ref>。同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西塞罗]]将这场叛乱形容为“史上最可怕的战争”,并高度评价了将罗马共和国从这场危机中拯救出来的庞培<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2.</ref>。 帝国初期的诗人[[贺拉斯]]和历史学家[[维莱伊乌斯·帕特尔库鲁斯|帕特尔库鲁斯]]也认为这场起义对罗马共和国构成了严重的危机<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4-5.</ref>。后来,西塞罗将斯巴达克斯蔑称为“盗贼团伙的首领”,并将其政敌[[马克·安东尼|安东尼]]比作斯巴达克斯,而安东尼也把其敌人[[奥古斯都|屋大维]]比作斯巴达克斯加以责难<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p.319-320.</ref>。
在普通罗马人的眼中,斯巴达克斯与[[汉尼拔]]一样,都是“罗马的公敌”。往往大人在吓唬幼童时,也会说“斯巴达克斯来喽!”<ref name=Fields83/><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1-2,15-16,18.</ref>。而帝国晚期的神学家[[希波的奥古斯丁]]也将斯巴达克斯起义视为“天灾”,是上帝对信奉异教的罗马发出的一次警告<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19.</ref>。
对于这场战争的经过,后世的[[撒路斯提乌斯]]和李维曾经有详细的记载,但大多逸散漫失,目前仅存零碎的记录。相对比较完整的史料当推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Vitae Parallelae'')和[[阿庇安]]的《[[罗马史 (阿庇安)|罗马史]]》(''Historia Romana''),另外弗罗鲁斯、弗朗提努斯、奥罗修斯等人关于这场起义的记载综合起来也不过4000个词<ref name=Fields84/><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3-4,7-8.</ref>。对于罗马人而言,斯巴达克斯严重危害罗马的社会秩序,因此一直将其视为非正义的叛乱<ref name=Fields84>[[#Fields 2009|Fields 2009]],p.84.</ref>。
进入近代以后,斯巴达克斯起义开始被后人重新审视。首先对其作出正面评价的人就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ref name=Fields84/>。伏尔泰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是奴隶阶层对于残酷压迫的反抗,高度评价其为“历史上唯一一场正义的战争”<ref name=Fields84/>。这场长久以来被人们遗忘的奴隶战争在18世纪再度引起人们关注,1760年伯纳德-约瑟夫·苏利恩(Bernard-Joseph Saurin)创作的悲剧《斯巴达克斯》在巴黎上演<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5-26.</ref>。[[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家[[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莱辛]]也赞扬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将其视为“我的英雄” <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6-27.</ref> 。18 。 18 世纪末,[[加勒比海]]的[[法国]][[殖民地]]爆发了黑奴起义,成立了[[非洲大陆]]以外的首个黑人国家海地。领导这场[[海地革命]]的[[杜桑·卢维杜尔]]被世人称为“黑皮肤的斯巴达克斯”<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p.84-85;[[#土井 1977|土井 1977]],pp.29-30.</ref>。但是,也有一些观点对斯巴达克斯起义持否定态度。 [[德国唯心主义]]的代表哲学家[[黑格尔]]将第三次奴隶战争批评为“一场混乱”,而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蒙森]]也将斯巴达克斯斥为“盗贼的首领”<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39-41,48-50.</ref>。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将斯巴达克斯列为历史上最受他尊敬的人物<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86.</ref>,并在给[[恩格斯]]的书信中将这位奴隶领袖赞为“整个古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比加里波第伟大得多的将军”、“品格高洁”,并认为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49;[[#土井 1973|土井 1973]],pp.195-196.</ref>。
近代以来,斯巴达克斯成为寻求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象征人物和社会主义者及共产主义者景仰的英雄。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他也成为人们的偶像,[[加里波第]]的属下[[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就曾创作了小说《斯巴达克斯》("''Spartaco''"),加里波第还为该小说作序<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24;[[#土井 1977|土井 1977]],pp.52-53.</ref>。 在美国的[[废奴主义|奴隶解放运动]]以及[[捷克]]的民族运动中,斯巴达克斯都代表着反抗和自由的精神。《古代贫民》的作者瓦德也在书中表示“抵抗压迫并不是罪”<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57-60.</ref>。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掀起了反战运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在政治性报刊《政治书信》上以“斯巴达克斯”为笔名,并将其组织的政治团体命名为“[[斯巴达克同盟|斯巴达克斯团]]”<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65-68.</ref>。后来斯巴达克斯团发展为[[德国共产党]],并参加了1919年的武装起义,即[[斯巴达克斯团起义]],起义失败后,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等人均遭杀害。
共产主义历史观认为“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是一次阶级间的斗争。[[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建立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列宁]]也高度评价斯巴达克斯起义是一场“为了支持受压迫的阶级而发动的正义的战争,不能对此进行批评”,认为这场起义是受压迫者寻求解放的大规模内乱<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p.73-74.</ref>。
在苏联[[斯大林]]体制下,政府集中了学术力量对斯巴达克斯起义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定义为在“压迫阶级”的奴隶主与“受压迫阶级”的奴隶之间的阶级斗争,肯定了其革命性<ref name=Fields87>[[#Fields 2009|Fields 2009]],p.87.</ref>。关于古代社会阶级斗争的权威专家A·V·密舒林({{lang|ru|А.В.Мищулин}})在1936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下的《斯巴达克斯-大奴隶叛乱史概要-》一书,将第三次奴隶战争界定为“奴隶革命”的第一阶段,并将斯巴达克斯比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普罗米修斯]]<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3;[[#土井 1977|土井 1977]],p83.</ref><ref>[[#密舒林 1950|密舒林 1950]].</ref>。 密舒林还指出,这场大起义的目的在于废除奴隶制,而罗马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奴隶所有制,不得不逐渐削弱民主体制,最终发展成为恺撒式的军事独裁体制<ref>[[#山本 1978|山本 1978]],p.63,65.</ref> 。S 。 S ·L·乌特钦科({{lang|ru|С.Л.Утченко}})也同意这一观点,并且高度评价了这场起义对奴隶制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他认为佃农制度的发展和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根本性变革都起因于这场起义<ref>[[#山本 1978|山本 1978]],p.63,66.</ref>。在文艺方面,斯巴达克斯起义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1954年公开的同名芭蕾舞作品也获得了[[列宁奖]]<ref>[[#土井 1977|土井 1977]],p.99.</ref>。 对于这些学术研究,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link-en|约瑟夫·伏格特|Joseph Vogt}}等学者认为,共产主义阵营各国对斯巴达克斯的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倾向性,其将奴隶叛乱与现代阶级斗争的联系过于牵强<ref name=Fields87/><ref>[[#山本 1978|山本 1978]],pp.63-64.</ref>。[[西德]]学者佛库特也批评了这种将一连串奴隶叛乱定义为统一的奴隶制废除运动的解释,他认为这些叛乱并没有内在联系,只是个体争取自由的行为,而且当时的当政者也没有将其视为对体制本身的挑战。 另一位学者拉法乌阿的观点也认为,斯巴达克斯起义的原因在于共和国末期的奴隶人口过于集中,而并非奴隶们有主动进行阶级斗争的意识<ref>[[#山本 1978|山本 1978]],pp.63-64.</ref>。脱离了意识形态历史观来看的话,并没有史料记载着斯巴达克斯打出过废除奴隶制度或者进行阶级斗争的目标<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47.</ref>。 1970年代的[[以色列]]学者鲁宾宗对这场起义的所谓“奴隶叛乱”也产生了疑问。他认为起义军主体并非奴隶,而是意大利的自由农民。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意大利学者列维和格阿里诺的支持,他们认为这场起义并非“奴隶战争”,而是“社会战争”<ref>[[#土井 1994|土井 1994]],pp.11-16;346-349,361-365.</ref><ref group="注释">斯巴达克斯蜂起=自由农民説因史料解释上的问题,受到了马洛提、斯坦帕基亚和奥莱纳等人的指摘。<br>[[#土井 1994|土井 1994]],pp.349-354.</ref>。
冷战结束后的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中,斯巴达克斯仍然成为革命偶像。[[萨帕塔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者[[副司令马科斯]]就将斯巴达克斯与[[切·格瓦拉]]并称为反抗社会不平等的两大英雄<ref>[[#Fields 2009|Fields 2009]],p.5.</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