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尼古拉·果戈里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Writer
| name = 尼·瓦·果戈里-亚诺夫斯基<br />{{lang|ru|Н. В. Гоголь-Яновский}}
| signature =
}}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lang-ru|'''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о́голь-Яновский'''}},[[俄文拉丁化]]:{{transl|俄语|''Nikolai Vasilievich Gogol-Yanovski''}};{{bd|1809年|4月1日|1852年|3月4日|catIdx=G}})是[[ 俄罗斯]][[ 作家]] ,生于现在的[[乌克兰]]的一个[[ 地主]] 家庭。 <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4552243/ 豆瓣讀書 - 尼古拉·果戈里 Nikolai Gogol]</ref> 他自幼爱好[[ 文学]] ,深受[[ 启蒙运动]] 的影响 。1831 。 1831 年 , 发表的《[[ 狄康卡近乡夜话]] 》使他受到了[[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赞誉 。1836 。 1836 年,他的讽刺喜剧《[[ 钦差大臣 (喜剧)|钦差大臣]] 》上演,在这部作品中,他用幽默的笔调和有力的讽刺手法,使[[俄国]]喜剧艺术发生了重大转折 。1842 。 1842 年,《死魂灵》一出版,就“震撼了整个俄罗斯”,成为[[ 俄罗斯文学]] 走向独创性和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别林斯基]]称他为继[[亚历山大·普希金]]之后的“文坛盟主”、“诗人的魁首”。 而整个19 19 世纪40年代 , 也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果戈里时期” 。1847 。 1847 年,他发表了《与友人书信选》,公开表示对以前所有作品的忏悔 。1852 。 1852 年,他在严重的[[ 东正教]] 狂热中去世。果戈里是[[ 俄国]][[ 现实主义文学]] 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自然派”的创始人。
== 早年生活 ==
他的母亲名叫玛丽娅·伊凡诺芙娜·果戈里-亚诺夫斯卡娅({{lang|ru|Мария Ивановна Гоголь-Яновская}})(娘家姓氏为:科夏洛夫斯卡娅,俄文原文为{{lang|ru|Косяровская}}),是一名虔诚的东正教徒,这对后来果戈里的[[东正教]]狂热埋下了一定的基础。
果戈里从小喜爱[[ 乌克兰]] 的民谣、传说和民间[[ 戏剧]]。1821 。 1821 ~1828年就读于[[ 波尔塔瓦省]] 涅仁高级科学中学,在这所中学读书时已经博览群书,并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曾扮演过[[冯维辛]]的[[ 讽刺]][[ 喜剧]] 《纨绔少年》中的主角以及其他角色,而且演得很成功(他后来写的也是讽刺喜剧)。他在这所中学受到了[[ 十二月党人]] 中的一些[[ 诗人]]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诗歌的影响(这促使他在创作初期想当一名[[ 诗人]] ),他还受到了法国启蒙作家著作的深刻影响。这一切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1825 。 1825 年4月11日,父亲去世。在农村的生活是他创作的重大素材,农村生活促成他写成了《狄康卡近乡夜话》、《[[马车]]》、《[[死魂灵]]》等与农村有关的佳作。1828年,他中学毕业,前往[[ 圣彼得堡|彼得堡]] ,想在司法界谋得一官半职,他身上还带着写成了的[[ 田园诗]] 《汉斯·丘赫尔加坚》(长诗)的手稿,这是他的[[ 处女作]]。1829 。 1829 ~1831年先后在圣彼得堡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供职,亲身体验到小职员的贫苦生活。在此期间还到美术学院学习绘画。 == 步入文坛 ==在圣彼得堡,他没有获得赏识,然后几经周折,成了圣彼得堡国有财产及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的一名缮写员,靠此维生,亲身体验到了小职员的贫苦生活(所以他在《外套》和《狂人日记 (果戈里)|狂人日记》中写的是缮写员的故事,这里有着对他自己生活的回忆)。在此期间,他在美术学院学习了绘画。他后来在《涅瓦大街》、《肖像》等中篇小说中写的都是画家的悲剧故事或传奇故事。 1829年,他发表了《汉斯·丘赫尔加坚》这一长诗,用的是真名。这首长诗是他登上了[[俄国]]文坛,但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他很快意识到[[诗歌]]创作并非他的强项,于是转向了[[小说]]和[[喜剧]]。1830年,他以“果戈里”({{lang|ru|'''Гоголь'''}},他的姓氏的一半)为[[笔名]]发表了[[小说]]《圣约翰节前夜》,这部小说得到了诗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的赞赏,并与之成了莫逆之交。 1831年9月,短篇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发表,情节迂回曲折,充满幻想,具有乌克兰民间风格,内容大部分根据[[乌克兰]]民间传说写成,吸取了民间狂欢文化的营养,充满了欢快和幽默的语言,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情爱和热爱自由的性格,嘲弄邪恶势力的愚昧,被认为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9月,他出版了以这篇作品的题目命名的短篇小说集,受到了[[普希金]]和[[别林斯基]]的好评,他们称俄国文学已进入果戈里时期。。 这一年,他遇到了[[普希金]],之后普希金成为他的朋友并给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素材,此人的[[现实主义]]作品对他影响极大,比如《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的素材就是[[普希金]]提供的。 1834年,他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当[[副教授]],教授[[历史]],[[伊万·屠格涅夫]]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群醫挽起袖子施行野蛮治疗==1852年,果戈理先在抑郁中烧掉《死魂灵》第二部手稿,在更大的抑郁中病倒。俄国“最优秀”的医学专家们为他会诊后,便挽起袖子施行野蛮治疗。医生塔拉先科夫在场,目击医治过程如下:专家们将可怜的作家脱光,在他的“大声叫唤”中,将他抬进温水浴池,“用冷水给病人浇头”。然后放血。 第二天一早果戈理就痛苦地去世了,随即入葬莫斯科河右岸著名的达尼洛夫修道院。斯大林时代兴起除旧立新运动,全面清理整顿宗教场所,达尼洛夫修道院被废,改为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少年监狱。果戈理墓亦遭拆迁。 ==大作家头颅不知去向==1931年,苏维埃政府差人开棺迁葬,赫然见作家改变了身姿,由入葬时的仰卧变成了俯趴。果戈理误遭活埋的传言顿起。更离奇的是头颅的去向。传说果戈理的头颅被人收藏和赏玩,后由作家后人索还,带往意大利。他的头颅至今处于失踪状态,并不断激发好事者的想象。2005年,寻头记在俄国拍成了电影,导演瓦列里·隆斯科伊编演出亦真亦假的悬疑剧《经典头》。<ref>[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22042519/http://news.163.com/10/0108/04/5SFS2MLC000120GR.html 网易新闻中心 >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ref> ==代表作==《五月的傍晚》 《告別劇場》 《神聖禮拜的思考》 《我的老情人》 《童山之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