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逢聖

增加 1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吳逢聖'''({{bd|1735年||1804年|catIdx=W吳}}),字眉爽、號鐵儂, [[ 安徽 ]] 桐城( 今樅陽) 人。 [[ 清朝 ]] 政治人物,清代詩人. 據麻溪癸丑譜載:十五世、誥授朝議大夫。
==生平==
===打擊“洋盜”===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庚辰恩科舉人。始任興化縣教諭,歷任万泉、平遙二縣知縣、保定知府,一七九九年出任 [[ 台灣 ]] 知府。台灣及 [[ 澎湖 ]] 列島孤懸海外,歷來是外國列強和江洋大盜覬覦之地。但是,“洋盜”猖獗,島內歹徒也乘機興風作浪,獄政荒廢,形同虛設。島民不勝其擾,一日數驚,他到任之日,即出重拳嚴厲打擊“洋盜”;同時整飭獄政,取得顯著效果。在這場鬥爭中,他以身作則,知人善任,贏得台灣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據大清《台案匯錄乙集》記載:“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使巡撫福建等地提督軍務大臣[[李殿圖]]奏稱:據台灣知府[[吳逢聖]]詳:台灣府海防同知[[延青雲]]已“捐升知府”,尚未離任,猝患痰症,醫治不瘉病故……”這個延青雲精於海戰,智勇雙全,是逢聖公一手提拔重用的。延署馬家巷通判任內,也就是在逢聖公直接領導下,連續擒拿“洋盜”[[洪車]]、[[吳機]],並報請處以極刑。此二人都是臭名昭著的海盜頭目,所謂樹倒猢猻散,剩下的小海盜也只能是消聲匿跡了。對於延青云不幸病故,逢聖公痛心疾首,潸然淚下。
98,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