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抗疫药物研发应“未雨绸缪”

增加 6,62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0000" align= center|'''<big>2019新型冠状病毒</big>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mgtn.bdi…”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0000" align= center|'''<big>2019新型冠状病毒</big> '''
|-
|<center><img src=http://img1.imgtn.bdimg.com/it/u=761281123,2459685102&fm=11&gp=0.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524405?utm_source=qq 来自知乎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0000" align= center|'''<big>2019-nCoV</big> '''
|-
| align= light|
'''命名时间''' :2020年1月12日

'''命名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ref>[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sh/2020/0115/1601245.shtml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1月13日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中国发展网,2020-01-15</ref>,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ref>[http://m.news.cctv.com/2019/12/31/ARTIL1JxT1xYZ9uMgxwJRDmJ191231.shtml 武汉12月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 大部分为海鲜城经营户],CCTV,2019-12-31</ref>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ref>[https://mp.weixin.qq.com/s/Du_243oMplFskyNgpaU2aA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你应该了解!],微信公众账号 联合国,2020-1-21</ref>

做好自我保护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抗疫药物研发应“未雨绸缪”==
'''【光明科技时评】'''日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冠状病毒这种感染,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并没有进行长期的研究。“在2003年,当时要做研究,但是过了以后觉得也就没什么了,就过去了”,所以才有我们现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显得“手足无措”。

疫情当下,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进展,很多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老药新用”,相关部门打开了所有的绿色通道,然而,新药研发是一件极其复杂、极其简单的过程,从想象到成药,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

近期,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首药控股董事长李文军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北京战略性药品的研发、生产、储备的建议》(附后),其中提到应“提前预判、提前准备、提前研究,重点是瞄准未来可能发生的全局性重大疫情开展联合研究,储备一批属于北京自己发明的前沿性重大病毒性疾病疫情科技成果。”
首药控股专注于肿瘤和糖尿病一类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在这个领域,“新研药被外企控制”,“多数中国患者只能‘望药兴叹’”,这与此次疫情中暴露的问题是一致的。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积谷防饥,避免“药到用时方恨少”、“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局面。

“把肿瘤当成感冒来治”是李文军的理想,也是首药控股的发展理念。无论是肿瘤药物研发,还是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都非易事。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创新新药研发方面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差距,既要在疫情时期“揭榜挂帅”,也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即使疫情结束了,也不能就此止步。药企、投资人也应保持长期投资的耐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疫情终将结束,药物研发永远在路上<ref>[https://tech.gmw.cn/2020-02/25/content_33590912.htm 【光明科技时评】抗疫药物研发应“未雨绸缪”],CCTV,2020-02-25</ref>。(战 钊)
==附:《关于加强北京战略性药品的研发、生产、储备的建议(部分)》(李文军)==
① 瞄准国际重大疫情的发展趋势。通过提前预判、提前准备、提前研究,重点是瞄准未来可能发生的全局性重大疫情开展联合研究,储备一批属于北京自己发明的前沿性重大病毒性疾病疫情科技成果。

② 组建北京市战略性药品创新中心。利用北京独特的人才优势,建立P3实验室,向中国CDC或世界卫生组织获得已有病毒株开展研究,重点开展重要病毒及其变异病毒防治药物的研究,研究药物包括生物药、化药、中药、疫苗等。

③ 建立北京市战略性药品的技术和产品储备机制。北京市战略性药品创新中心开发的所有技术和产品由北京市政府指派的相关部门进行收储。一旦疫情爆发,有备无患,就能用得上,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北京市和国家的损失,全面提高北京市和全国疫情疾病管控能力。

④ 建立战略性药品生产储备线和药业联合体。由于北京原料药生产企业缺乏,可以吸收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作为北京市战略性药品药业联合体的成员,协议保障完成中试生产,一旦疫情来临,成员企业就为北京市提供所需原料药。由于制剂生产企业北京比较多,可以择优1到2家作为北京市战略性药品药业联合体的成员,协议保障完成中试生产,一旦疫情来临,成员企业就为北京市提供所需制剂生产。

⑤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由于建立北京市战略性药品的药业联合体,开展国家战略性药品的研究与生产,这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政府加强领导,形成共识。同时,战略性药品的研究经费需要政府投资,对联合体的生产企业可以适当进行财政补助。

==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参考资料==

[[Category:2019新型冠狀病毒]]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