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载龄

增加 2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不入八分辅国公载龄'''({{bd|1812年|5月22日|1883年|12月17日|catIdx=H}}), [[ ]]'''鹤峰''',不入八分辅国文恪公[[奕果]]第一子,母妾[[刘氏]],其父为[[刘保福]],[[诚郡王]]系第六代。
他在[[嘉庆]]十七年四月(1812年)出生,[[道光]]十二年九月(1832年)中[[举人]],九年后(1841年)中进士,授[[庶吉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任[[翰林院]][[侍读]],升[[侍讲学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再授[[内阁学士]]<ref>《[[清史稿]]》(卷440):“宗室载龄,字鹤峰,隶镶蓝旗,诚隐郡王允祉五世孙。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洗马,累至内阁学士。以题定郡王载铨《息肩图》称门生违例,镌三级。除光禄寺卿。”</ref>。
[[咸丰]]年间,载龄先后曾成为[[会试]]副总裁、[[理藩院]]右侍郎、[[正红旗]][[蒙古副都统]]、[[镶红旗]][[满州副都统]]等职务。[[同治]]元年(1862年),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同治]]九年五月(1870年)接替父亲成为诚郡王第六代,封爵是[[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三年(1877年),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次年,授任[[体仁阁大学士]]。光绪六年(1880年),因病退休<ref>《[[清史稿]]》(卷440):“咸丰三年,擢都察院副都御史,授工部左侍郎。粤匪北窜,踞河间、阜城,命载龄督防固安,匪南窜,撤防。会川督裕瑞被劾,命载龄往勘。因疏陈 [[ 山西 ]] [[ 陕西 ]] [[ 四川 ]] 捐输款项侵蚀、滥销诸弊,请敕各督抚严查参办,并条上章程五则,议行。时黔匪逼近蜀境,诏载龄严饬地方劝谕乡团助声势。寻署陕西巡抚。调刑部侍郎,仍留陕。五年,疏言:“前抚臣王庆云请准遣戍 [[ 新疆 ]] 官犯捐输,改发内地。捐数无多,何裨国计?此端一开,行险徼幸之徒,将肆意妄为,绝无忌惮。所得小而所失大,请停止以儆官邪。”上韪之。 寻诏回京,授泰宁镇总兵,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以病乞休。病痊,署礼部侍郎,授刑部,调吏部。同治元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九年,丁父忧,袭辅国公。光绪三年,调吏部,协办大学士。明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六年,因病屡疏乞休,允之。”</ref>。
[[光绪]]九年十一月(1883年)卒,[[虚龄]]七十二岁,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恪'''<ref>《[[清史稿]]》(卷440):“九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ref>。由于亲生儿子[[溥湛]]、[[溥宝]]都夭折,因此由承继子[[溥元]]袭封诚郡王系第七代,不再递降,仍旧是[[不入八分辅国公]]。
98,3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