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國淦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张国淦'''({{bd|1876年|7月7日|1959年|1月25日|catIdx=Z}})<ref>丁賢俊、杜春和「張国淦」352頁、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1842頁記其生年為1876年。Who's Who in China 3rd ed.,p.45記其生年為1873年。</ref>, [[ ]] 乾若(潜若), [[ ]] 仲嘉,一号石公,[[中国]][[湖北省]][[武昌府]][[蒲圻县]](今[[赤壁市]])城关人。[[清|清末]]、[[中華民国]]政治家、歷史學家、方志學家、[[石經]]研究家。
[[File:張國淦.jpg|thumb|right|
== 生平簡介 ==
出身於名門望族,是[[張居正]]第十二代孫,年少時隨父親在[[安徽]]長大,十七歲時就讀於蕪湖中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國淦]]中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選內閣中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選憲政編查館館員,赴[[黑龍江]]任撫院秘書官、調查局總辦,調査局總辦,宣統三年(1911年)2月,被東三省總督[[錫良]]任命為交涉局總辦。6月,又回京出任財政局會辦。[[武昌]]首義之後,[[袁世凱]]命張國淦以[[湖北]]代表身份,隨[[唐紹儀]]參加南北議和。張國淦全程見證了辛亥年議和。
出身於名門望族,是[[ 張居正中華民國]] 第十二代孫,年少時隨父親在安徽長大,十七歲時就讀於蕪湖中江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成立後 [[ 張國淦]]中舉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選內閣中書。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選憲 任北洋 編查館館員,赴黑龍江任撫 府銓敘局局長、國務 院秘書 長。和同郷 調查局總辦,調査局 辦,宣 三年(1911年)2月,被東三省總督[[ 錫良黎元洪]] 任命為 涉局總辦。6月 情深厚 又回京出任財政局會辦。武 與[[段祺瑞]]、[[徐世 首義之後 ]]也是好友 ,[[袁世凱]] 命張國淦以湖北代表身份 即皇帝即位前後,段祺瑞與之對立 隨[[唐紹儀]]參加南北議和。 張國淦 全程見證了辛亥年議和 曾從中調停
中華民國成立後,張國淦任北洋政府銓敘局局長、國務院秘書長。和同郷、副總統[[黎元洪]]交情深厚,與[[段祺瑞]]、[[徐世昌]]也是好友,袁世凱即皇帝即位前後,段祺瑞與之對立,張國淦曾從中調停。
袁世凱去世後,黎元洪、[[馮國璋]]、段祺瑞先後執政,張國淦歷任任總統府秘書長、農商總長、司法總長、內務總長、教育總長、北京圖書館館長等職。府院之爭時,張國淦曾為維持府院關係而奔走調停。但在西原借款問題上,身為農商總長的張國淦不顧日本公使[[林權助]]和段祺瑞的威逼利誘,拒絕簽字,從而失去了段祺瑞的信任。後來皖系軍閥失勢,張國淦再度被起用。
99,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