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反刍

增加 1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反刍 ''' 俗称倒嚼,是指某些 [[ 动物 ]] 进食经过一段 [[ 时间 ]] 以后将半消化的 [[ 食物 ]] 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主要出现在 [[ 哺乳纲 ]][[ 偶蹄目 ]] 的部份 [[ 草食性 ]] 动物身上,例如 [[ ]] 以及 [[ ]] ,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归属于哺乳纲偶蹄目 [[ 反刍亚目 ]]
需要分为多个胃室的 [[ ]] 。在休息时将半消化的食浆重新咀嚼,然后将这样再次磨碎的食物咽下,通过 [[ 微生物 ]] 消化其他只有一个胃的哺乳动物无法消化的 [[ 糖类 ]] (比如 [[ 纤维素 ]] )。
目前唯一发现的反刍亚目外能够反刍的物种是 [[ 灵长目 ]] [[ 长鼻猴]]<ref>[https://www.sohu.com/a/101160236_426488 长相异常奇特的猴子——长鼻猴] ,搜狐, 2016-7-4 </ref>。
==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是指具有反刍习性的一类哺乳动物,如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时一般都比较匆忙,稍加啃咬就立马吞下去了,等到休息时才发觉吃饱了,但是消化不了,于是将食物逆呕至 [[ 口腔 ]] 慢慢咀嚼,混入唾液然后再吞咽下去,这种行为就称为反刍 [[ 行为 ]]
青草、干草、 [[ 树叶 ]] 是放牧类反刍动物的主要食物,而具有经济价值类的反刍动物( [[ 山羊 ]] 和奶牛等),不仅要采食草茎类 [[ 植物 ]] ,还需要额外采食一些人工配制的精饲料,这样才能长得更肥壮。所以,反刍动物的食物种类比其他种类的动物更丰富,食物组成结构也更复杂,更主要的是草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较高导致其难以消化,因此大多数反刍动物必须依靠四个胃的分工与合作,才能完成食物的第二次“咀嚼”。这四个胃的名字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ref>[http://www.cas.cn/kxcb/kpwz/201210/t20121030_3669332.shtml 为什么反刍动物需要四个胃消化食物?],中国科学院, 2012-10-30</ref>。
==分工==
*瘤胃是食物进入反刍动物胃肠道内第一个接触的“暗室”,也是食物消化的“主战场”。它是一个密闭的活体发酵罐,罐子里面栖息着许多种类的微生物,主要包括 [[ 原虫 ]] [[ 细菌 ]] [[ 真菌 ]] 三大类。通常,每一毫升瘤胃液中就含有160-400亿个细菌、20万个纤毛虫以及大量的真菌。
*网胃是紧贴着瘤胃的一个胃室,它的黏膜形似 [[ 蜂巢 ]] ,故又俗称蜂巣胃。实际上,网胃与 [[ 瘤胃 ]] 在空间结构上并未完全分开,因此食物颗粒可以自由地在两个胃室间来回穿梭。那么,网胃到底具有什么生理功能呢?其实,反刍动物在野外采食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铁钉之类的 [[ 异物 ]] ,此时,网胃就如同一个筛子,将这些异物存于其中,既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又防止了异物对其他肠道内表面的伤害。此外,网 [[ 胃黏膜 ]] 上的 [[ 传感器 ]] 可接受来自青草或干草的机械刺激信号,并通过瘤网胃胃壁上的肌肉发生收缩从而启动反刍行为。
*瓣胃前通网胃,后接 [[ 皱胃 ]] ,由于其黏膜面向内凹陷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叶瓣,故又称重瓣胃。此胃对食物的消化更像是瘤胃消化的“续曲”,它就像是一具水泵,来自瘤胃的食糜中粗糙部分在这里被浓缩,移去水分和 [[ 电解质 ]] 后被进一步磨细,同时将较稀的食糜推送入皱胃。在瓣胃内,食物中20%的 [[ 纤维素 ]] 可被消化。
*皱胃是后接 [[ 小肠 ]] 的胃室,也是唯一具有分泌功能的胃,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消化功能,因此被称为真胃。皱胃可分泌大量的胃液,包括 [[ 盐酸 ]] [[ 胃蛋白酶 ]] [[ 凝乳酶 ]] [[ 消化酶 ]] 以及大量的黏液。这些分泌物主要对前三个胃消化的食物初级代谢物进行进一步化学性消化。
==参考文献==
110,9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