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60
次編輯
變更
红耳鹎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红耳鹎</big> ''' |- | File:1-19111P64606.jpg|缩略图|居中|红耳…”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红耳鹎</big> '''
|-
|
[[File:1-19111P64606.jpg|缩略图|居中|红耳鹎[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18/1-19111P64606.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红耳鹎</br>
拉丁学名:Pycnonotus jocosus </br>
别 称: 红颊鹎、高髻冠、高鸡冠</br>高冠鸟、黑头公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 </br>
目:雀形目 </br>
亚 目:鸣禽亚目 </br>
科:鹎科 </br>
属:鹎属 种 红耳鹎</br>
亚 种: 9个亚种</br>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br>
英文名称: Red-whiskered Bulbul </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红耳鹎'''(学名:Pycnonotus jocosus),是鹎科、鹎属的鸟类。红耳鹎为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br>
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性活泼,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br>
红耳鹎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f>[http://udongwu.com/niao/Red-whiskered_Bulbul.html 红耳鹎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形态特征 ==
红耳鹎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尾暗褐或黑褐色,除中央1-2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翈具白色端斑,并愈向外侧尾羽此白斑越向外翈扩大,直至整个端部。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略缀土黄色或淡土褐色。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其余下体白色或近白色,两胁沾浅褐色或淡烟棕色,胸两侧各有一较宽的暗褐色或黑色横带,自下颈开始经胸侧向胸中部延伸,且形渐细狭,最后中断于胸部中央,形成不完整的胸带,尾下覆羽鲜红色或橙红色。</br>
红耳鹎的虹膜棕色、褐色、棕红色或深棕色,嘴、脚黑色。</br>
大小度量:体重♂26-40g,♀28-43g;体长♂175-210mm,♀165-223mm;嘴峰♂12-15mm,♀12-15mm;翅♂80-92mm,♀81-98mm;尾♂83-99mm,♀81-100mm;跗蹠♂19.5-24mm,♀19-23mm。
== 栖息环境 ==
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也见于林缘、路旁、溪边和农田地边等开阔地带的灌丛与稀树草坡地带,有时甚至到庭院和村寨附近的竹林、树上或灌丛中。
== 生活习性 ==
红耳鹎为留鸟。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 分布范围 ==
中国分布: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往东经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一直到广东西部和香港(留鸟)。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
== 繁殖方式 ==
红耳鹎的繁殖期为4-8月,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巢呈杯状,大小直径为7-8cm,高7-15cm,深4-6cm,距地高0.8-2m。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紫红色环带。卵的大小为20-24mm×15-18mm。孵化期12-14天。
== 种群现状 ==
红耳鹎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耳鹎在中国曾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控制猎捕。
== 保护级别 ==
红耳鹎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
红耳鹎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br>
=== 鸟巢特辑:野生红耳鹎育雏!鸟妈妈来来回回地喂食,让人感动===
{{#iDisplay: d089274l5w6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红耳鹎</big> '''
|-
|
[[File:1-19111P64606.jpg|缩略图|居中|红耳鹎[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118/1-19111P64606.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红耳鹎</br>
拉丁学名:Pycnonotus jocosus </br>
别 称: 红颊鹎、高髻冠、高鸡冠</br>高冠鸟、黑头公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 </br>
目:雀形目 </br>
亚 目:鸣禽亚目 </br>
科:鹎科 </br>
属:鹎属 种 红耳鹎</br>
亚 种: 9个亚种</br>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br>
英文名称: Red-whiskered Bulbul </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红耳鹎'''(学名:Pycnonotus jocosus),是鹎科、鹎属的鸟类。红耳鹎为小型鸟类,体长17-21cm。额至头顶黑色,头顶有耸立的黑色羽冠,眼下后方有一鲜红色斑,其下又有一白斑,外周围以黑色,在头部甚为醒目。上体褐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白色尾下覆羽红色。颧纹黑色,胸侧有黑褐色横带。</br>
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性活泼,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br>
红耳鹎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f>[http://udongwu.com/niao/Red-whiskered_Bulbul.html 红耳鹎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形态特征 ==
红耳鹎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尾暗褐或黑褐色,除中央1-2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内翈具白色端斑,并愈向外侧尾羽此白斑越向外翈扩大,直至整个端部。两翅覆羽与背同色,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外翈略缀土黄色或淡土褐色。颊、喉白色,且和颊部白色之间有一黑色细线,从嘴基沿颊部白斑一直延伸到耳羽后侧。其余下体白色或近白色,两胁沾浅褐色或淡烟棕色,胸两侧各有一较宽的暗褐色或黑色横带,自下颈开始经胸侧向胸中部延伸,且形渐细狭,最后中断于胸部中央,形成不完整的胸带,尾下覆羽鲜红色或橙红色。</br>
红耳鹎的虹膜棕色、褐色、棕红色或深棕色,嘴、脚黑色。</br>
大小度量:体重♂26-40g,♀28-43g;体长♂175-210mm,♀165-223mm;嘴峰♂12-15mm,♀12-15mm;翅♂80-92mm,♀81-98mm;尾♂83-99mm,♀81-100mm;跗蹠♂19.5-24mm,♀19-23mm。
== 栖息环境 ==
红耳鹎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也见于林缘、路旁、溪边和农田地边等开阔地带的灌丛与稀树草坡地带,有时甚至到庭院和村寨附近的竹林、树上或灌丛中。
== 生活习性 ==
红耳鹎为留鸟。性活泼,常呈10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布匹-布匹-布匹”或“威-踢-哇”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
== 分布范围 ==
中国分布: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往东经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南部一直到广东西部和香港(留鸟)。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喜马拉雅山至中南半岛以及马来半岛等地。
== 繁殖方式 ==
红耳鹎的繁殖期为4-8月,期间甚为活跃,常站在树梢高声鸣叫,或雌雄鸟在树冠与花丛间相互追逐、飞舞和嬉戏。通常营巢于灌丛、竹丛和果树等低矮树上,巢多置于灌木或竹丛枝权间,也见在香蕉林和香蕉叶柄处营巢。巢由细的枯枝、枯草、树叶等材料构成,内垫细的枯草茎、草根、兽毛、鸟羽等柔软材料。巢呈杯状,大小直径为7-8cm,高7-15cm,深4-6cm,距地高0.8-2m。每窝产卵2-4枚,多为3枚。卵粉红色,满布暗红色和淡紫色斑点,尤以钝端较著,常在钝端密集形成一道暗紫红色环带。卵的大小为20-24mm×15-18mm。孵化期12-14天。
== 种群现状 ==
红耳鹎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红耳鹎在中国曾经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环境污染,特别是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善于鸣叫,食性杂,易于饲养,可作笼养鸟而常遭捕猎,种群数量已明显下降,成百只的大群已很难见到,应注意保护、控制猎捕。
== 保护级别 ==
红耳鹎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br>
红耳鹎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br>
=== 鸟巢特辑:野生红耳鹎育雏!鸟妈妈来来回回地喂食,让人感动===
{{#iDisplay: d089274l5w6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