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塗

增加 3,27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金塗'''({{bd|1932年||2001年|5月30日}}{{notetag|《三重影歌星史》記載「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三十日」{{r|sanchong}},與當時新聞報導2001年5月30日有很大出入{{r|李九妹}},落差2年時間,故可能《三重影歌星史》記載時間有誤。}}),本名'''張金塗''',[[台灣]]資深男演員{{r|ctfa}},因擅於喜劇演出,為[[台灣電影|台灣電影界]]甘草人物之一 {{r|sanchong}}。 ==生平==金塗自小生長在[[台北]],家中經營餅店為生,住家對面是唱片行,因此耳濡目染之下對音樂燃起興趣{{r|taiwancinema}}。金塗就學於台北市太平國民學校(今[[臺北市大同區太平國民小學]]),因台灣受到[[臺北大空襲|空襲]],全家為躲避戰事,小學五年級之後便遷往[[石牌 (臺北市)|石牌]]定居,由於教育是受[[日本]][[皇民化運動]]影響,因此在[[日本投降]]後,台灣被[[國民政府]]接收,自此教育漢化,金塗在語言上得重新學習華語和華語文,故萌起輟學念頭;加上戰後初期是百廢待舉,台灣仰賴著海外物質援助,這時期也使得金塗對學業上壓力與經濟的負擔減輕許多,因此便利用這機會尋求表演及歌唱的舞台發展{{r|taiwancinema}}。 金塗遇到張邱東雄邀請加入[[反共抗俄]]宣傳樂隊,在台灣各地進行表演;之後金塗被作曲家[[楊三郎 (作曲家)|楊三郎]]挖角加入[[黑貓歌舞團]],自此讓金塗學到演藝業界許多會用到的表演功夫{{r|taiwancinema}}。退伍後,金塗先進入第一劇場,再等待機會回到黑貓歌舞團{{r|taiwancinema}}。洪天送曾在黑貓歌舞團認識金塗,基於同行舊識的情感,主動找上金塗邀約去[[嘉義]]一家廣播電台做電話點唱的服務,之後又再黑貓歌舞團一位團員李讚聲的介紹下,金塗進入[[中華廣播公司|中華廣播電台]]從事笑劇演出{{r|taiwancinema}}{{r|ctfa}}。 金塗於1960年出道,首部的喜劇電影《[[大嬸婆遊台北]]》演出,自此演出的路線就定位在喜劇丑角{{r|ctfa}}。後來,金塗被導演[[林福地]]發掘,邀他參演悲情路線的角色,在1964年的《[[悲情城市 (1964年電影)|悲情城市]]》演出後獲得很好評價,便開始走向悲情路線演出,如《[[黃昏故鄉]]》這類的悲情電影{{r|ctfa}}。 由於金塗演出全是[[台語電影]],多年下來累積許多演出作品,如《[[琉球之戀]]》、《[[阿西正傳]]》、《[[三八阿花嫁阿西]]》等,其中更以《[[安童哥]]》演出走紅{{r|ctfa}}{{r|李九妹}}。此外,金塗也演出[[國片]]《[[新桃太郎]]》、《[[新七龍珠]]》、《[[嫁妝一牛車]]》等多部電影,其中更以《[[殭屍小子]]》演出走紅到海外的日本,為此遠赴日本宣傳{{r|李九妹}}{{r|李安君}}。 自從[[台灣電影]]的發展開始走向沒落,金塗轉向電視劇演出,如《[[阿扁與阿珍]]》、《[[富貴在天]]》、《[[春風]]》等,而其中《阿扁與阿珍》為金塗最後一部演出作品{{r|李九妹}}。 金塗在20餘年前就已察覺自己有肝功能問題(另一說是[[肝炎]]{{r|sanchong}}),由於為了配合拍戲演出,使得生活作息經常不固定,熬夜加上喝酒,逐年下來影響肝功能運作{{r|李安君}}。2001年3月間,金塗前往[[馬偕醫院]]檢查,金塗發現自己罹患[[肝硬化]]以及腫瘤{{r|sanchong}}{{r|李九妹}}。2001年5月30日(另一說是5月31日{{r|李九妹}}),金塗因不敵[[肝癌]]導致[[心臟衰竭]]而辭世,病逝於[[馬偕醫院]],享壽70歲{{r|ctfa}}{{r|sanchong}}
1,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