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泰陵

增加 9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泰陵'''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独孤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三畤原上,即: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此处埋葬的是隋代开国皇帝文帝--杨坚,杨陵区因此而得名  杨坚(541~604),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 。杨坚在位23年,公元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此地。 
==帝陵简介==
隋文帝陵原名为太陵,是[[隋朝]]开国皇帝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合葬陵墓。满清时发现并修缮,改为现名"泰陵"。帝陵又名泰陵、杨陵,营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位于[[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的五泉镇王上村。其东为杨陵火车站,南和张上村毗邻,隔渭河与终南山相望。<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8ac260101ae1i.html 武功名胜之关中帝陵——徒步隋泰陵] , 新浪网 2013-06-16 </ref>
陵因属皇家陵园,占地宽敞,规模宏大。从残存的陵园基址看,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总面积达49万余平方米,四周还保存有阙楼的基址。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它为以后唐宋陵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泰陵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所以,对泰陵的保护是必要的。<ref>[https://www.360kuai.com/pc/9f6be3b1f6fe7c60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隋泰陵] , 快资讯 2019-10-29 </ref>
==陵冢封土==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ref>[https://www.sohu.com/a/250930284_1002647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下乡:寻访‘隋泰陵’之探寻古迹周边] , 搜狐 2018-08-30 </ref>
2、改革官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4、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5、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隋朝已灭亡20年后,粮食布帛还未用完。<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621477a1eb1f6c4?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隋泰陵,流星划过天际的灿烂一瞬,杨陵王上村农民丰收节惊艳亮相] , 快资讯 2019-09-27 </ref>
6、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iDisplay:t0505akwj09|480|270|qq}}
<center>航拍隋文帝杨坚泰陵</center>
{{#iDisplay:e08210k691w|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center>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