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国电影

增加 4,07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美国电影,常常使用“好莱坞”(英语:Hollywood)作为代称,是指在美国或者由美国制片商制作的电影,其对世界电影史有着…”
美国电影,常常使用“好莱坞”(英语:Hollywood)作为代称,是指在美国或者由美国制片商制作的电影,其对世界电影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美国电影产业之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无声电影时期、经典好莱坞时期、新好莱坞时期和当代电影(1980年以后)。自从1920年代,美国电影行业的获利便为世界之冠,尤其南加州的好莱坞,为全球数一数二密集的电影地域,相对全球其他电影工业,好莱坞效率与精密分工、大手笔的投资,诸如大片生产、签约制度等运作方式,高概念的美学风格,以及电影相关行业与厂商高度集中的产业聚落,使得今日的好莱坞,被人称作“电影工业的世界中心”[1]。

==起源==

有记录的第二张捕捉并再现运动的照片记录为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在加利福尼亚的帕罗奥多拍摄的一组奔马照片。在拍摄时,他将一组静止的照相机摆于一排。他的成就促使各地的发明家开始尝试制作类似功能的装置,以捕捉此类运动。在美国,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就是最早开始制作这类装置的人之一,他制成了活动电影放映机,但由于该装置的专利实施很严格,致使早期的电影制作人只能寻找替代品。

在美国,最初只是在轻歌剧的间歇为许多观众放映电影。企业家的各种电影展示活动,促使了戏剧性电影制作的首次世界范围性的尝试。

在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早期,纽约是电影制作的中心。位于皇后区的考夫曼·阿斯托里亚制片厂(Kaufman Astoria Studios)创建于无声电影时期,那时马克思兄弟和费尔兹(W. C. Fields)在那里工作。此外,曼哈顿的切尔西也是电影制片的主要场所。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玛丽·毕克馥的很多早期电影也是在这个地区拍摄的。但是,因一年四季的宜人气候,好莱坞成为电影拍摄的更佳选择。

==今日好莱坞==

===运作特色===

好莱坞电影常会有透过片厂(电影发行商)与制作人签约合作的方式,分别让片商负责贩售的通路,而制作人则专注于电影本身,出产行销全球的大型制作影片。

===叙事美学===

在好莱坞影片的剧情铺陈,少有文化或语言的障碍,其主题多是可跨文化传播的高概念电影,这样的作品因为主题符合主流市场,故全球都容易推销。因此现在好莱坞也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电影的代名词[8]。虽然此类电影票房好、跨文化,但也有文化评论者批判若独尊高概念电影,会造成电影叙事风格如出一辙,了无新意,“是一种商业化和专断化,最终将导致多样化的消失。面对这样的全球霸权,负责任的电影人和批评家应该让眼光超越好莱坞,建设多元的电影模式[9]”。

===产业规模===

美国因为电影相关的文化产业,造就了许多的工作机会与庞大的商机。据美国电影协会报告指出,2011年美国电影业造就的就业总数超过220万人,其中约有70万名为直接的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另外150万名为间接受雇支援电影制作工作的各种人员,2012年美国电影业收入为107亿美元。[10]。

好莱坞的多元文化[编辑]
好莱坞电影的繁荣始终离不开她以美国基石文化为依托的多元化风格。在吸引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著名影人后,美国电影的风格亦几乎就是世界各国电影的一个缩影。很多电影强国为好莱坞贡献了大量的优秀导演、制片人、演员、摄影师以及其他优秀的电影从业员;包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澳洲等国。其中意大利电影从业员曾经开创了一个西部风格电影的成功时代,亦在1970年代制作了大量经典的黑帮题材电影。澳洲的电影从业员在好莱坞有“桉树叶帮”之称,自1950年代后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电影从业员于好莱坞发展。
246,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