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昭帝

增加 7,609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Emperorcn box|图像=200px |名称=汉昭帝 |姓名=刘弗陵 |庙号=无 |谥号=孝昭皇帝 |陵墓=平陵 |政…”
{{Emperorcn box|图像=[[File:HanZhaoDiLiuFuling.jpg|200px]]
|名称=汉昭帝
|姓名=刘弗陵
|庙号=无
|谥号=孝昭皇帝
|陵墓=[[汉平陵|平陵]]
|政权=[[汉朝]]([[西汉]])
|在世=前94年—前74年6月5日
|在位=前87年3月30日—前74年6月5日
|年号=
'''[[始元 (汉)|始元]]''' 前86年—前80年七月<br>
'''[[元凤]]''' 前80年八月—前75年<br>
'''[[元平]]''' 前74年四月
}}
{{Infobox Royalty
| predecessor = [[汉武帝]]
| successor = [[刘贺]]
| succession = [[皇帝|汉朝皇帝]]
| reign = 前87年–前74年
| coronation =
}}
'''汉昭帝刘弗陵'''({{bd|前94年||前74年|6月5日||catIdx=L}}),[[西汉]]第八位[[皇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其正式諡号为「孝昭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昭帝」,[[汉武帝|汉武帝]]幼子,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

== 生平 ==

=== 早年 ===

据说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ref>《[[汉书]]》外戚传上</ref>,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生,纷纷恭祝武帝。武帝老年得子,更是爱不释手。[[征和]]元年(前92年),巫蛊之祸兴起。刘弗陵的长兄太子[[刘据]]兵败逃亡后自杀。

武帝驾崩前,准备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为了防止「子幼母壮」、外戚专权的事情发生,他藉故处死了钩弋夫人<ref>其后帝閒居,问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对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女不闻吕后邪?」</ref>,然后请得力大将[[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为首辅、[[匈奴]]人[[金日磾]]为次辅、[[上官桀]]为佐军以及[[桑弘羊]]为理财等四重臣来辅佐刘弗陵。武帝驾崩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继位。

=== 皇帝生涯 ===

昭帝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且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昭帝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3成<ref>《汉书卷七 昭帝纪 第七》: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繇(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ref>,进一步深化武帝晚年重新施行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在首辅大臣霍光的主持下,昭帝朝的百姓生活比以前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中兴稳定的局面。

前74年6月5日([[农历四月|四月]]癸未),昭帝于[[未央宫]]暴病而崩,年仅21岁,在位13年。7月24日([[农历六月|六月]]壬申),汉昭帝葬于今天[[咸阳市]]的[[汉平陵|平陵]]。

昭帝无子,其侄昌邑王[[刘贺]]被立为嗣。

==家庭==
{{Ahnentafel top}}<center>
{{ahnentafel-compact5
|boxstyle_1=background-color: #fff000;
|boxstyle_2=background-color: #ffd400;
|boxstyle_3=background-color: #ffb800;
|boxstyle_4=background-color: #ff9c00;
|boxstyle_5=background-color: #ff8000;
|1='''孝昭皇帝刘弗陵'''
|2='''父:'''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3='''母:'''(追谥)皇后[[钩弋夫人|赵氏]]
|4='''祖父:'''孝景皇帝[[刘启]]
|5='''祖母:'''[[孝景王皇后|孝景皇后]]王氏
|6='''外祖父:'''(追谥)顺成侯赵父
|7='''外祖母:'''(追谥)顺成夫人赵媪
|8='''曾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9='''曾祖母:'''[[窦皇后 (汉文帝)|孝文皇后]]窦氏
|10='''外曾祖父:'''[[王仲]]
|11='''外曾祖母:'''平原君[[臧儿]]
|12=
|13=
|14=
|15=
|16='''高祖父:'''太祖高皇帝[[刘邦]]
|17='''高祖母:'''(追谥)高皇后[[薄姬|薄氏]]
|18='''外高祖父:'''(追谥)安成侯窦父
|19='''外高祖母:'''(追谥)安成夫人
|20=
|21=
|22='''外高祖父:'''臧荼之子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center>
{{ahnentafel bottom}}

===后妃===
*[[孝昭皇后|皇-{后}-上官氏]]
*[[宫人]]蒙,[[刘贺]]曾与蒙等人淫乱<ref name="a1"/>。

===嗣子===
*[[刘贺]]<ref name="a1">《[[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曰:丞相臣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德、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贤、左冯翊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辅都尉臣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侯胜、太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等顿首死罪。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一海内者,以慈孝、礼谊、赏罚为本。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征昌邑王典丧。服斩縗,亡悲哀之心......与孝昭皇帝宫人蒙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ref>,后废
*[[汉宣帝]]刘询<ref>《汉书·卷八·宣帝纪第八》: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ref><ref>《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太子有遗孙一人,史皇孙子,王夫人男,年十八即尊位,是为孝宣帝,帝初即位,下诏曰:“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有司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ref><ref>《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光遂复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ref>

== 参考文献 ==
* {{Wikisource history link|汉书|007|昭帝}}
{{Reflist|2}}

{{-}}
{{Start box}}
{{s-hou|[[西汉]]||前94年||前74年}}
{{S-reg}}
{{s-before|[[汉武帝|汉武帝]]|刘彻|rows=2}}
{{s-title|[[汉朝君主列表#西汉|汉朝皇帝]]|前87年-前74年}}
{{s-after|[[刘贺|昌邑王]]|刘贺|rows=2}}
|-
{{s-title|[[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君主]]|前87年-前74年}}
|-
{{End box}}

{{汉朝君主}}

[[Category:刘姓|F]]
[[Category:西汉皇帝|8]]
[[Category:汉武帝皇子|6]]
[[Category:入祀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汉]]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