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于润沧

增加 2,5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于润沧.jpg|缩略图|于润沧]][[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A%8E%E6%B6%A6%E6%B2%A7&src=tab_baike&correct=%E4%BA%8E%E6%B6%A6%E6%B2%A7&ancestor=list&cmsid=7c4d4ff6df7a4411da5cb056f09d2c7f&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a85f44022f16459211a406124fdb167f&currsn=0&ps=39&pc=39 原图链接]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813/c1057-25456762.html 图片来源人民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职业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知名作品 =
}}<ref>[html C罗续玩 ],搜狐, 2014-06-27</ref>{{#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m(腾讯vid)|寬度|高度|qq}}'''于润沧''',采矿专家,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工程设计新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ref>[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309/c1057-24576293.html 于润沧: 制定《矿业法》刻不容缓 ],人民网, 2014年03月09日</ref> ,[[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cae.cn/cae/html C罗续玩 /main/colys/59336357.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润沧 ], 搜狐, 2014-06-27中国工程院网</ref>。40多年来,他承担、审定、指导矿山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50余项,解决了许多复杂矿山开采的技术难题,为中国矿山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
院系调整,转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于润沧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基础理论和采矿专业知识,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分配到现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简称有设总院)工作。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File:于润沧5.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8E%E6%B6%A6%E6%B2%A7&step_word=&hs=0&pn=1&spn=0&di=61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649466841%2C1990278728&os=1886544870%2C2112599243&simid=3365096927%2C322942389&adpicid=0&lpn=0&ln=104&fr=&fmq=158354677124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01.hc360.com%2Fmachine%2F201609%2F201609071015461076.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hf3x_z%26e3B4wt3x_z%26e3Bv54AzdH3Ftgu564wpt5gAzdH3Ffi5ogjof-8anbcll_z%26e3Bip4s&gsm=2&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A%8E%E6%B6%A6%E6%B2%A7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图像说明 = }}
===1956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兼总工程师室主任。
于润沧几十年如一日,用他坚实的专业知识,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严谨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广大采矿科技工作者所敬佩。
  ==成就== '''攻克大型复杂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技术难题'''<ref>[http://www.nfsoc.org.cn/zjk/201803/t20180327_3724.html 专家介绍——于润沧 ],中国有色金属网, 2016-09-08</ref>
锡矿山素有中国锑都之称,是中国少有的大型富矿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开采技术落后,仍沿用留护顶矿的房柱法开采,造成大量资源损失。当时冶金工业部(简称冶金部)组织专家研讨会,确定试验新的采矿方法--杆柱房柱法,用金属锚杆取代护顶矿。这是中国第一次将锚杆用于采场支护,安全问题是当时试验的关键。于润沧担任试验组副组长,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与矿方共同制订操作规程。1961年至1963年期间,他坚持在现场领导并参与试验,和试验组的同志一起,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到采空区检查顶板安全情况,分析监测数据,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不懈努力,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新的方法得到推广应用,使矿石损失率降低了40%。1978年该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简称金川)是中国最大的镍、钻和铂族金属生产基地,于润沧1973年参加金川工程项目设计,担任采矿工程负责人。当时正值二矿区进行开发设计,该矿区资源丰富,品位高,是金川的主力矿山。但是由于矿体规模大、埋藏深,矿岩破碎,地压大,矿石品位上贫下富,开采条件极为复杂。按照传统的开采顺序,应当采用崩落法自上而下先采贫矿。这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每年只能生产电解镍2.5万吨,满足不了当时国家对镍的急需。因此只有"采富保贫"才能增加镍的产量,同时也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当时对技术上能否保护贫矿存在很大争议。于润沧主持金川二矿区设计后,分析了水体下、建筑物下、道路下的"三下"开采的有关经验,通过试验研究开发成功高浓度胶结充填新工艺,认为"采富保贫"是可行的,遂按此方案进行了设计。在基建过程中巷道经常冒顶坍塌,进度十分缓慢,于润沧和有关同志一起,借鉴"新奥法"理论,提出把巷道断面从高直墙三心拱改为曲墙圆弧拱,必要时加封底,将混凝土预制块支护改为"先柔后刚"双层喷锚网支护,以监测决定第二次支护的时间,并按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成功并加以推广,大大加快了基建进度。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 图像 = [[File:于润沧6.jpg|缩略图|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4%BA%8E%E6%B6%A6%E6%B2%A7&step_word=&hs=0&pn=10&spn=0&di=1090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772071094%2C3932646070&os=1394960374%2C1418269161&simid=0%2C0&adpicid=0&lpn=0&ln=104&fr=&fmq=158354677124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15&oriquery=&objurl=http%3A%2F%2Fwww.zgyj.org.cn%2Fpicturenews%2F%404846f603-0a7e-456b-a491-1f05c33b2330.jpg%3Fm%3D1&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z2y3_z%26e3B562_z%26e3BvgAzdH3Frtvp76jgjofAzdH3F9jvcjjj9jujj9ll8kjjdmm0n9klwvamu_z%26e3Bip4s&gsm=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www.zgyj.org.cn/picturenews/4ec5eee4efee4991bee266734b9ac06f.html 图片来源中国冶金网]]]| 图像说明 = 国文清与于润沧院士亲切握手 }}
金川二矿区设计中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生产能力问题。按二矿区的矿岩条件,要"采富保贫"只能采用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品位高、规模小的矿体或用于回采矿柱。但二矿区1号矿体最大水平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采用下向充填法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于润沧建议从瑞典综合引进多项先进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把二矿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矿山。在他的主持下,通过岩石力学研究和有限元数据模拟,为调整应力分布,保持区域稳定,采用盘区留矿柱,分两步骤回采的机械化盘区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同时配备6立方米铲运机、全液压双机凿岩台车等大型设备,使盘区生产能力从传统方法的60~100吨/日提高到800~1000吨/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在类似条件下,中国地下金属矿山的生产能力要比发达国家低30%~40%。以上成果为在金川二矿区实现8000吨/日的生产能力、消除这一综合差距奠定了基础,金川镍矿因此每年增加利税1亿元,金属损失减少15%。由于于润沧创造性地解决了金川镍矿采矿设计中的各类技术难题,对金川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1987年分别获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和采选冶联合企业设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
'''开创高浓度胶结充填新工艺'''<ref>[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finance/20191224/u7ai8987203.html 布衣院士 矿业报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润沧 ],东方网, 2019-12-24</ref>
胶结充填技术的出现,使世界许多复杂矿床的开采技术难题迎刃而解。中国矿山的胶结充填起步较晚,60年代开始使用的卧式砂仓,其浓度和流量都不易控制,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改革开放以后,焦家金矿引入立式砂仓,标志着中国胶结充填技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当时立式砂仓工业试验被列为冶金部重点联合攻关项目,于润沧担任充填组组长,参加了试验的全过程。在试验过程中,对尾砂分级、放砂浓度和流量、充填体强度等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掌握放砂浓度的规律,他亲自操作砂仓造浆风水阀,有时长达十几个小时。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证实,立式砂仓流程简单,放砂浓度和流量基本稳定,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由于掌握了放砂规律,制定了立式砂仓搅拌站操作规程和采场充填工艺细则,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焦家金矿立式砂仓工业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82年该项目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此,立式砂仓分级尾矿胶结充填技术,在中国的黄金和有色金属的几十座矿山广为应用。
12 郭然,于润沧,张文荣.Mathew法在采矿方法设计中的应用.金属矿山,1999(9):22~25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物理学家]][[Category:地质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