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次文化

增加 8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次文化(英语:Subculture),又称亚文化或非主流文化,是指从母文化(主流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也就是小众文化。
''' 次文化 的展现多半会显现在于面对事物的思想、态度、习惯、信仰和生活方式 '''(英语:Subculture) 可以说是一种相对于主流 又称亚 文化 的价值、信念,它也是伴随着 或非 主流文化 而产生的另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在国家、宗教、阶级、肤色、性别、性向、教育、职业和年龄等不同性质的层面当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次 指从母 文化 。每个社会都会有 ([[ 主流文化 在面对次文化时所产 ]])中衍 出来 冲击和变化,这些次文化可能是对于主流 新兴 文化 积极的改进 也就 作为对于主流 小众 文化 消极的反抗
次文化的展现多半会显现在于面对事物的[[思想]]、态度、习惯、[[信仰]]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相对于主流文化的价值、信念,它也是伴随着主流文化而产生的另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像是在国家、宗教、阶级、肤色、性别、性向、[[教育]]、职业和年龄等不同性质的层面当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次文化。每个社会都会有主流文化在面对次文化时所产生的冲击和变化,这些次文化可能是对于主流文化积极的改进,或是作为对于主流文化消极的反抗。 次文化多半是由团体流传出来的,借由团体的认同和共享,使得这些次文化也像共同的主流文化一样被流传出来,生活在 [[ 社会 ]] 当中的人们不单单只受到主流文化的价值和规范,也从人们所生活的团体里,受到许多次文化的影响。
==现代==
[[ 大众传媒 ]] 指的“次文化”与“ [[ 流行文化 ]] ”相对,通常是指相对地少数人热衷的新兴文化,不涉及宗教信仰。如 [[ 爵士乐 ]] [[ 摇滚乐 ]] 与嘻哈、街舞和极限运动都曾经是小众文化,但经过推广下逐渐流行,成为流行文化。
然而现代的次文化的定义权主要落于 [[ 传媒 ]] 手中,一项新兴文化是否属于流行文化便是通过媒体曝光率来决定。在 [[ 电视 ]] 普及后,一些次文化就被传媒大肆宣传,例如1960年代香港的乐队仅能于少数地方演出,到197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而今成为流行文化。1990年代兴起的无厘头文化,2000年代下降而未能成为主流文化。
但并非所有的新奇文化都得到传媒的宣传,不少次文化都无法成为“主流文化”,甚至被歧视。例如1970年代兴起的电视 [[ 动画 ]] ,被视为小孩子的娱乐,观念深入人心,便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例如香港曾将动画主题曲视为儿歌(尽管许多作品都没有儿歌应有的风格),从而出现《儿歌金曲颁奖典礼》(2009年改为《动画金曲音乐会》)。但在1970年代中后期,这项定见开始逐渐被《 [[ 宇宙战舰大和号 ]] 》、《 [[ 鲁邦三世 ]] 》及《 [[ 机动战士高达 ]] 》等高龄层向的作品慢慢扭转。
==现代的次文化==
*御宅族:与和制英语中的“マニア”(mania,指着迷者、狂热者、发烧友)相似。
 * [[ 火星文 ]] :为网民发明的符号字体,用于减省字数及笔划,本意是提高输入速度以及突破关键字过滤。 *脑残体:为年轻人喜用的怪异 [[ 汉字 ]] ,皆属别字。
250,67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