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60
次編輯
變更
新西兰秧鸡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新西兰秧鸡 </big> ''' |- | File:1-1910300F558.jpg|缩略图|居中|…”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新西兰秧鸡 </big> '''
|-
|
[[File:1-1910300F558.jpg|缩略图|居中|新西兰秧鸡[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030/1-1910300F558.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新西兰秧鸡 </br>
拉丁学名: Gallirallus australis </br>
别 称: 新西兰短翼秧鸡 </br>
二名法: Gallirallus australis </br>
界: 动物界 </br>
门: 脊索动物门 </br>
纲: 鸟纲 </br>
目: 鹤形目 </br>
科: 秧鸡科 </br>
种: 新西兰秧鸡 </br>
分布区域: 新西兰 </br>
命名人、时间: Sparrman, 1786 </br>
|}
'''新西兰秧鸡'''是一种好动的鸟,但失去了飞行能力。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ref>[http://udongwu.com/niao/Gallirallus_australis.html 新西兰秧鸡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著名的新西兰秧鸡是纹秧鸡属(Rallidae)的成员之一,这是一种好动的鸟。它们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要看到它们那特有的短翅就能准确的识别。它们壮硕而笨重的躯体披满棕色羽毛,上面有黑色的条纹。这种不会飞的鸟具有一条很长的尾巴,喙长而弯曲,强壮的腿上布满网纹。</br>
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跖;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初级飞羽上有斑纹。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跖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新西兰秧鸡有四个亚种。亚种的外表看来有些微小的差异。</br>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br>
== 生活习性 ==
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
。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毛,为早成性。</br>
== 生长繁殖 ==
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
===野外发现一只白腹秧鸡,几天后孵化出一窝小秧鸡===
{{#iDisplay:< r054801awyy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新西兰秧鸡 </big> '''
|-
|
[[File:1-1910300F558.jpg|缩略图|居中|新西兰秧鸡[http://udongwu.com/uploads/allimg/191030/1-1910300F558.jp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新西兰秧鸡 </br>
拉丁学名: Gallirallus australis </br>
别 称: 新西兰短翼秧鸡 </br>
二名法: Gallirallus australis </br>
界: 动物界 </br>
门: 脊索动物门 </br>
纲: 鸟纲 </br>
目: 鹤形目 </br>
科: 秧鸡科 </br>
种: 新西兰秧鸡 </br>
分布区域: 新西兰 </br>
命名人、时间: Sparrman, 1786 </br>
|}
'''新西兰秧鸡'''是一种好动的鸟,但失去了飞行能力。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ref>[http://udongwu.com/niao/Gallirallus_australis.html 新西兰秧鸡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f></br>
== 外形特征 ==
著名的新西兰秧鸡是纹秧鸡属(Rallidae)的成员之一,这是一种好动的鸟。它们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要看到它们那特有的短翅就能准确的识别。它们壮硕而笨重的躯体披满棕色羽毛,上面有黑色的条纹。这种不会飞的鸟具有一条很长的尾巴,喙长而弯曲,强壮的腿上布满网纹。</br>
前额羽毛较硬,嘴长等于或长于跗跖;鼻孔呈缝状,位于鼻沟内。翅短,向后不超过尾长,初级飞羽上有斑纹。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第1枚初级飞羽的长度介于第6枚和第8枚之间。尾羽短而圆。跗跖长短于中趾或中趾连爪的长度;趾细长,趾间无蹼。上体褐色有黑色条纹,面部和下体前部为灰色或灰蓝色。雌雄羽色相似。新西兰秧鸡有四个亚种。亚种的外表看来有些微小的差异。</br>
== 分布范围 ==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br>
== 生活习性 ==
栖息于沼泽地的水草丛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离飞行。飞行时头颈前伸,双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种子,兼食昆虫和小型水生动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丛中以蒲草和芦苇叶筑巢。巢略呈盘状。每窝产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细斑。雌雄共同孵卵
。雏鸟出壳后满被黑褐色绒毛,为早成性。</br>
== 生长繁殖 ==
单配制,有领域性,有时配对关系可维持数年。两性共同营巢,巢筑在草丛或芦苇丛中,用细枝、芦苇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于水面,偶尔也把巢建在灌丛中。雌雄共同喂养照顾雏鸟,有时前窝产的未成年鸟和同窝内的其他成鸟也参与照顾雏鸟。
===野外发现一只白腹秧鸡,几天后孵化出一窝小秧鸡===
{{#iDisplay:< r054801awyy |480|36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