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朝鲜语

增加 1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朝鲜语.jpg|260px|缩略图|右|<big>朝鲜语</big>[http://www.lkp.cn/UploadFile/20117691818226.jpg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Apt7hC%2f6&id=C309FE5EE2BD6E8D59AC08AE9F9FC5C130DA1D4E&thid=OIP.Apt7hC_6glh6Gu-9h2ddKgAAAA&mediaurl=http%3a%2f%2fwww.lkp.cn%2fUploadFile%2f20117691818226.jpg&exph=485&expw=314&q=%E6%9C%9D%E9%B2%9C%E8%AF%AD&simid=608029405682336669&selectedIndex=118&ajaxhis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 朝鲜语 ''' 又称韩国语(한국어/韓國語 hangugeo ?或한국말/韓國말 hangungmal ?),韩语,是 [[ 朝鲜族 ]] (或称韩民族、 [[ 高丽人 ]] )的民族语言,通行于 [[ 朝鲜半岛 ]] [[ 中国 ]] [[ 美国[7]]、 [[ 俄罗斯远东地区 ]] [[ 日本 ]] 的朝鲜族聚居地区。该语言的文字称为韩文、朝鲜文或朝文。韩语在全球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13大语言[8] 。随着韩国在国际社会 [[ 政治 ]] [[ 经济 ]] 地位的不断提高, [[ 学习 ]][[ 韩语 ]] 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 [[ 国家 ]] [[ 高中 ]] [[ 大学 ]] 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 [[ 澳洲 ]] 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语科目中可以选择韩语应考[8]
==历史==
[[ 历史 ]] 上,该语言在1392年以前随朝鲜半岛上的 [[ 高丽王朝 ]] 被称为“高丽语”,直至1392年 [[ 李成桂 ]] 建立“朝鲜王朝”之后,其即改称“朝鲜语”。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并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因此这语言又改称“韩国语”或“韩语”。二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两方各按照自己的国名来命名该语言,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之为“朝鲜语”,而南部的大韩民国称之为“韩国语”。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 [[ 中亚 ]] 的朝鲜人之间则称之为“高丽语”[고려말(Goryeomal)、Корё мар]——但此处的“高丽语”与朝鲜半岛的语言存在一定差异。
==语法==
韩语是一种黏着语,主要依靠词尾的变化来表现其文法关系。文法结构是主宾谓结构(SOV)。 [[ 修饰语 ]] 在被修饰的词之前。句子可以不符合主宾谓的结构,但必须以 [[ 谓语 ]] [[ 动词 ]] )结尾。韩语中,动词形态变化决定于时态及以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文字==
公元15世纪以前,朝鲜王朝的士大夫阶层通行汉文,并有辅助阅读、记录朝韩语发音或语法的吏读和乡札等基于 [[ 汉字 ]] 之书写手段,但并没有独立记录朝鲜语的文字。由于韩语与 [[ 汉语 ]] 是完全不同的语系,使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汉文,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9] 。为了解决韩民族书写文字的问题,1443年朝鲜王朝世宗大王 [[ 组织 ]] 一批 [[ 学者 ]] 创造了适合标记韩语语音的文字体系--韩字。这些文字当时被称作“ [[ 训民正音 ]] ”,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19] 。韩文的发明推动了韩国政治、经济、 [[ 文化 ]] 的发展,世宗大王也得到了后世的爱戴[19] 。 ==参考文献==
58,8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