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豬籠草

增加 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797年,[[洛雷羅]]關於豬籠草的籠蓋可以自由開合的錯誤描述又被吉恩·路易斯·瑪麗·波萊特(Jean Louis Marie Poiret)重複使用。波萊特描述的四種豬籠草中的兩種是當時已知的馬達加斯加豬籠草(N. madagascariensis)和滴液豬籠草(N.distillatoria)。而另外兩種豬籠草實際上並不出現於印度,但卻仍被為稱為“印度的豬籠草”。在喬治-巴普蒂斯特·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的《植物分類學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 Botanique)》中,波萊特這樣寫道: “籠子是空心的,常常充滿了細滑、清澈的液體。在白天蓋子常開著,並會失去其中一半以上的液體。在夜晚蓋子會關閉,其中的液體也會恢復如初。第二天蓋子會再次打開。(翻譯自法文書籍《 [[ 婆羅洲 ]] 的豬籠草(Pitcher-Plants of Borneo)》 )”
'''引種發展'''
隨著新種豬籠草的不斷發現和 [[ 約瑟夫·班克斯 ]] 爵士(Sir Joseph Banks)在1789年首次將豬籠草引種到歐洲。19世紀,全世界的學者對豬籠草的興趣不斷的增加,並在19世紀80年代達到了高潮,被稱為“豬籠草的黃金年代”。 [17] [18] 然而,人們對豬籠草的興趣在20世紀早期開始萎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乎無人問津。這也導致了在1940年至1966年之間,沒有任何的新種豬籠草被發現。而在全球範圍內對於豬籠草種植和研究的複興要歸功於日本植物學家倉田重夫(Shigeo Kurata)。他在20世紀60年至70年代做了大量關於豬籠草的研究,使得人們再次注意到這種特殊的植物。
1789年,豬籠草首次被引種到英國,然後在歐洲主要植物園內栽培觀賞。1882年育成了第一種人工雜交種豬籠草——緋紅豬籠草(N. coccinea)。1911年又選育了庫氏豬籠草(N. courtii)。到了20世紀中葉,豬籠草的育種、繁殖和生產開始產業化,並進入家庭觀賞。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成立了國際食蟲植物協會。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