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彭胜标

增加 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29年10月,彭胜标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 游击战斗 ==   
古城游击队在敌人“三省围剿”中转移后失散,彭胜标带领一个排,钻进了深山,活动在四都、古城、赤田一带。以后,又同许多失散的游击小分队汇合,形成一支有500多人的汀西游击队。他 们配合红四军,展开了反“围剿”斗争。
== 入新四军 ==
 
1938年3月,彭胜标率汀瑞游击队,告别了闽西父老兄弟姐妹,向[[安徽]]岩寺集中,向抗日前线开进。4月初,他们来到岩寺,被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二营,彭胜标任二营政委。因前线战事紧急,第二支队水上训练两个月就结束了,在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的带领下,继续向东挺进,开赴抗日前线。他们越过新安江,来到水阳江,在宁芜铁路以东,宁杭公路以西的广德、郎溪、宣城、当涂、溧水、高淳一带打击日寇。第二支队交给四团二营的任务,是打通皖南宣城、广德到苏南溧水、高淳一带交通线,保障新四军部队来去畅通。
== 挺进团撤回无为 ==
 
不久,挺进团撤回无为,改编为[[新四军]]第七师五十八团,彭胜标被任命为五十八团政委。为了适应皖中地区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新四军第七师进行了整编,将所属部队编为沿江、含和、皖南、巢湖四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彭胜标所在的第五十八团与桐城、庐江、无为三县游击大队,合编为沿江支队,林维先任沿江支队支队长,彭胜标任沿江支队副政委。沿江支队成立后,在1943年3至5月,粉碎了日军两次扫荡,并在1943年七、八月间,针对桂系开展反“摩擦”斗争,打击了顽军的嚣张气焰。
1943年秋,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各部队的整风运动已经开始,因为有些干部对整风的意义认识不足,部队中思想反映很大。七师党委决定,让彭胜标负责整风运动。彭胜标经调查提出以整风训练班的形式,名称叫党校,分期分批调各级干部学习,师党委同意了他的建议。整风班连续办了三期,七师各支队的营以上干部、皖江地区的区以上干部,都普遍参加了一期整风训练班。彭胜标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耐心地找干部谈心,尤其是查出有历史和作风问题的人,他都主动找他们谈话,使他们放下包袱,愉快走上各自工作岗位。整风结束后,彭胜标任七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 抗战胜利 ==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期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但蒋介石违背人民意愿,依仗其暂时的军事优势,公然挑起内战,于1946年6月,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0月,在山东军区主力部队调往东北的情况下,新四军军长陈毅率主力一部北上山东。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进山东的部队,与山东军区留下来的一部分主力,组成山东野战军。彭胜标被任命为山东[[曲阜]]军分区政委。
2003年3月1日,彭胜标因病去世,终年94岁。
== 成就及荣誉 ==   彭胜标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浴血疆场,功勋卓著,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晋升为副兵团职。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他曾担任安徽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安徽省军区副政委,于1982年离休。离职以后,被选为安徽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会常委,并以极大的热情,先后撰写了《闽赣路千里》、《汀江红旗》、《忆古城暴动》、《闽赣边游击队战斗史略》、《忆磨盘山自卫反击战》、《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成立和发展简讯》、《解放江浦记略》等,为各级党史、军史部门提供了大量珍贵史料。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中国大陆军政人物]]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