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石川

增加 13,21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石川''' | 图像 = File:张石川.jpg|缩略图||center|[http://daily.cnnb.com.cn/dnsb/res/1/20100627/179112775910…”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张石川'''
| 图像 =
[[File:张石川.jpg|缩略图||center|[http://daily.cnnb.com.cn/dnsb/res/1/20100627/17911277591009441.jpg 原图链接] [http://daily.cnnb.com.cn/dnsb/html/2010-06/27/content_205625.htm 来自东南商报网]]]
| 出生日期 = 1890年
| 逝世日期 = 1953年7月8日
| 出生地点 = 浙江宁波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原名伟通,字蚀川”
| 职业 = 电影导演、电影实业家
| 知名作品 = 《火烧红莲寺》
}}

'''<big>张石川</big>''',(1890-1953),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

== 人物介绍 ==

张石川(1890-1953),原名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的中坚。他少年随舅父经润三到上海经商,先后供职于华洋公司、美化洋行。他一生共导演150多部电影。主要作品有《[[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1928年导演的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在上海电影界引起竞拍神怪武侠片的潮流;1931年他导演了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张石川凭着良好的英文功底,专攻西洋影戏导演技巧,在早期电影艺术上的探索功不可没。

== 演艺经历 ==

张石川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于是就来到上海投奔舅父经润三学生意,在经润三经营的华洋房产公司当上一名小职员。张石川白天上班,晚上进夜校补习英文,不久就会说上一口的"洋泾浜英语"。

1913年,美国商人依什尔和萨佛到上海办起了亚细亚影戏公司,他们很赏识张石川,就聘请他担任顾问并主持制片业务,这年他才二十一岁。张石川在"亚细亚"导演了一些短故事片,其中《[[难夫难妻]]》一片算是中国故事片开山之作。<ref>[http://www.guoxuedashi.com/renwu/98563o/ 张石川个人资料]</ref>

1916年,"亚细亚"早已宣告结束,张石川又和朋友合伙办起了幻仙影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搬上了银幕。

1922年,张石川和[[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等五人(号称"五虎将")创办了明星影片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中国资格最老的老牌影片公司。

1923年,与郑正秋、周剑云等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任总经理。主张"处处惟兴趣是尚"的制片方针,故公司最初拍摄并由其本人导演的4部影片,除《[[劳工之爱情]]》外,内容均不足取。特别是《[[张欣生]]》(后改名《[[报应昭彰]]》),片中充满凶杀血腥场面,令人毛骨悚然,连当时的统治当局也禁止上映。

由于营业不振,使他不得不听从郑正秋的意见,于1923年改拍正剧长片,导演了宣扬"教孝"、"惩恶",提倡平民教育的《孤儿救祖记》。影片注重电影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性,表现出挣脱文明戏程式羁绊的努力,标志着中国电影朦胧状态的结束和自觉的艺术探索时期的开始。<ref>[https://www.sohu.com/a/311264665_659409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全文发布)]</ref>

此后几年,他仍和郑正秋联袂编导了反映和同情妇女悲惨命运的影片《[[玉梨魂]]》、《[[苦儿弱女]]》、《[[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盲孤女]]》等多部。

1928年,他为追求票房价值,导演了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并连续拍了18集。由此掀起了一股各电影制片公司竞相拍摄此类影片的浊浪。1931年,导演了由洪深编剧、以蜡盘配音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之后,又编导了《[[啼笑因缘]]》(1~6集)。

张石川拍片崇尚"票房价值"。鸳鸯蝴蝶派影片赚钱就拍鸳蝴片;武打片卖座就拍武打片;左翼电影兴起,他也拍了《[[脂粉市场]]》、 《[[前程]]》、《[[压岁钱]]》等片;为了配合国民党剿共,他又拍了纪录片《[[剿匪纪实]]》……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左翼电影运动的蓬勃发展,他的思想观念也有所转变。同年2月,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在上海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苏联影片《[[生路]]》,在上海正式公映,他也撰文加以赞扬。这一时期,他先后导演了表现抗日的《[[战地历险记]]》和由夏衍编剧的《脂粉市场》、《前程》、《压岁钱》等进步影片。

1937年明星影片公司总厂毁于战火。他带着残存的部分机械、物资加入国华影片公司,任导演,拍摄《[[李三娘]]》、《三笑》、《[[花溅泪]]》、《[[夜深沉]]》等影片。

1942年,出任中华联合制片股份公司分厂厂长兼导演制片部长,导演《[[燕归来]]》、《[[芳草碧血]]》、《[[英雄美人]]》等影片。

1946年后,为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和上海大同影业公司导演了《[[长相思]]》、《[[乱世的女性]]》等影片。

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一生,共导演长短故事片约一百五十部,题材各异,大部分为言情片。他的从影经历,思想有起有伏,作品良莠并乘,具有结构完整、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特点。 35年的历程,他编导了156部影片,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48年,柳氏兄弟(柳中亮和柳中浩)又重振旗鼓,办起了"国泰"和"大同"两家公司,张石川应邀出任"大同"制片主任,当他勉力拍完了《乱世的女性》一片之后,就不能再拍片了。

1950年,张石川迁居苏州,不久又重返上海,辗转病榻三年之久,于1953年7月8日在上海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 人物评价 ==

作为一个电影事业家,他把自己创办的"明星影片公司"办成了赫赫有名的影业公司,占据了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篇章。他创办《明星月刊》以求加强电影宣传。

他开办了中国最早的电影演艺训练班,着力培养、发现新人。 作为一个电影企业家,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以娱乐片为主,寓教于乐。他对公司的管理以及与同事的合作也非常人性化,每筹拍一部新片,他必将全厂演职员召集一起,宣读、研讨剧本,全体通过即投入拍摄;他又十分重友情,倡仁义,非常关怀演职员工。除了影片摄制外,他也重视发行,着力发展院线。他还改进拍摄设备,与国际接轨。

1937年"八一三"日军攻打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毁于战火,张石川先生的心血也毁于一旦。他曾力图恢复"明星影片公司",但时局的变化,人事的变动,财力的枯竭,他也没有回天之力。之后他只好在其他影业公司搞导演工作,以求生存。

回顾中国电影的九十年历程,不禁就会想起很多为中国电影作出过贡献的电影前辈,张石川即是其中的一位。

张石川是中国电影史上历来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个唯利是图的制片商,"处处唯兴趣是尚"的商业片导演、敌伪时期又沦为汉奸,是个不屑一提的人;也有人则认为他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

== 主要作品 ==

'''导演作品'''

1913:难夫难妻 活无常 五福临门 二百五白相城隍庙 一夜不安 杀子报 店伙失票脚踏车闯祸 打城隍 老少易妻

1916:黑籍冤魂

1922:滑稽大王游沪记 劳工之爱情大闹怪戏场 张欣生

1923:孤儿救祖记

1924:玉梨魂 苦儿弱女 诱婚 好哥哥

1925:最后之良心小朋友 上海一妇人 盲孤女 可怜的闺女 空谷兰

1926:多情的女伶 好男儿 富人之女 她的痛苦 爱情与黄金 无名英雄

1927:为亲牺牲 梅花落(与郑正秋合作) 田七郎 真假千金卫女士的职业 侠风奇缘 山东马永贞 车迟国唐僧斗法

1928:少奶奶的扇子 蔡状元建造洛阳桥 白云塔(前后集,与郑正秋合作) 火烧红莲寺(一至三集) 同学之爱(与洪深合作) 大侠复仇记(前后集) 女侦探

1929:忏悔 火烧红莲寺(四至九集) 新西游记(一至三集)

1930:火烧红莲寺(十至十六集) 强盗孝子

1931:歌女红牡丹火烧红莲寺(第十七、十八集) 生死夫妻铁血青年 旧时京华 银星幸运如此天堂(前后集)

1932:慈母 国魂的复活 战地历险记 啼笑因缘(一至六集) 失恋

1933:脂粉市场 前程 残春 泰山鸿毛 二对一

1934:麦夫人女儿经(与程步高、沈西苓、郑正秋等合作) 空谷兰

1935:热血忠魂(与郑正秋、徐欣夫等合作) 大家庭 劫后桃花

1936:海棠红 女权

1937:压岁钱 社会之花古塔奇案母亲的秘密

1938:歌儿救母记风流冤魂

1939:红花瓶 李三娘 小侠女(与郑正秋合作) 杨乃武 七重天 李阿毛与唐小姐 董小宛

1940:乱世英雄 三笑 孟丽君风流天子 西厢记

1941:红杏出墙记 梅妃 夜深沉 解语花 艳尸 故城风云恼人春色(与何兆璋合作) 金粉世家

1942:血泪鸳鸯 燕归来 白衣天使 不如归 1943:夫妇之间 芳草碧血 红颜铁血 快乐天使

1944:雪梅风柳 英雄美人

1945:万户更新(与卜万苍、杨小仲、方沛霖等人合作)

1946:长相思(与何兆璋合作)

1948:乱世的女性(与黄汉合作)

'''电影剧作'''

1926:四月里的蔷薇处处开 她的痛苦

1927:梅花落(上中下集)

1928:离婚

1929:富人的生活 新西游记(二、三集) 火烧红莲寺(二至十八集)

1930:黄金之路

1934:空谷兰

1935:大家庭

1938:桃色新闻 歌儿救母记 风流冤魂

== 公司明星 ==

在明星公司初创时期,出于竞争需要,张石川运用种种手段,捧红了光彩夺目的四大名旦:[[王汉伦]]、[[杨耐梅]]、[[张织云]]和[[宣景琳]]。

== 人物写真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00">

File:张石川1.jpg|缩略图|[http://archive.wenming.cn/yyf/2009-11/11/content_18194882.htm 来自中国文明网]

File:张石川2.jpg|缩略图|[http://blnews.cnnb.com.cn/system/2016/07/08/011424903_01.shtml 来自北仓新闻网]

File:张石川3.jpg|缩略图|[http://www.nipic.com/show/1/48/4751751kbc5d4577.html 来自昵图网]

File:张石川4.jpg|缩略图|[http://people.mtime.com/1144922/ 来自时光网]

File:张石川5.jpg|缩略图|[http://www.sfs-cn.com/node3/node607/node608/u1ai1549720.html 来自海上电影网]

File:张石川6.jpg|缩略图|[http://tupian.baike.com/a0_22_31_01300000910438129187314481326_jpg.html 来自互动百科网]

File:张石川7.jpg|缩略图|[http://group.mtime.com/FirstClub/discussion/2689681/ 来自时光网]

File:张石川8.jpg|缩略图|[http://www.baike.com/wiki/%E5%BC%A0%E7%9F%B3%E5%B7%9D 来自互动百科网]

File:张石川9.jpg|缩略图|[http://www.yoka.com/dna/star/ach-6937.html 来自剧情网]

File:张石川0.jpg|缩略图|[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6/20/15429635_0.shtml 来自凤凰网]

</gallery>

== 个人生活 ==

张石川当年单枪匹马来到十里洋场上海滩之后,不久就在一家下等妓院里结识了一名妓女。这个妓女美貌又善良,两人一见钟情,便开始同居,并且有了孩子。

不久,张石川又结识了上海的"皮货大王"何咏昌。何咏昌"家有娇女初长成",择婿心切,一见到张石川就喜欢,觉得他精明能干,有进取心,将来能办大事,于是特意介绍张石川和女儿何秀君相识,并且说:"你们两人,满相配的,我拣个良辰吉日,给你们成亲吧!"何秀君看到张石川精明能干,相貌英俊,打心眼里喜欢;张石川则想:"这个姑娘活泼可爱,父亲又有财有势,娶了她做妻子,岂不是好!"两家很快就议论起嫁娶的事。 张石川的原妻,自知出身贫贱,无法在经济上支援丈夫,使丈夫飞黄腾达,因此不反对张石川和何秀君结婚,但她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做"正房",而何秀君则认为,自己是大家闺秀,下嫁穷小子已属屈就,再要做"二房"这又怎能使得?于是,张石川夹在当中,左右为难,心中捉摸不定,只好去求教他的知心朋友郑正秋。

郑正秋是调解纠纷的能手,他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最佳方案",那就是:让张石川与何秀君去杭州完婚,回上海后同居新巢;而原妻则和她的孩子仍住原处,以"一家两处"的形式维持下去。结果双方欣然同意,果真按郑正秋的"方案"实行了。

== 视频 ==

百年六代导演录 | 第二期 电影企业家张石川<br>
{{#iDisplay:r0525k54jny|440|280|qq}}

相声《方言杂谈》_表演-张石川_伍当<br>
{{#iDisplay:u0802zk8m6t|440|2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 外部链接 ==

*[http://www.qqpaopao.com/wenti/975090/ 192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

*[https://www.sohu.com/a/343883409_674735 70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什么变化?]
98,7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