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海洋哺乳动物

增加 2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包括鲸目、海牛目和鳍脚目。
①鲸目。全水栖,形似鱼;长可达30多米;[[皮肤]]裸露,仅吻部有少许刚毛,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肢为游泳器官;眼小,视力差,觅食和避敌主要靠回声定位 <ref>[https://www.sohu.com/a/109296485_166433 新知丨海洋哺乳动物的声世界] ,搜狐,2016-08-06 </ref> ;头顶有鼻孔1~2个;有肺2叶,营呼吸作用;无外耳壳,外听道细小,但感觉灵敏,且能感受超声波;乳房一对;胚胎时期都有齿,但须鲸类的齿在出生时变为须,齿鲸类终生有齿。分3个亚目,已知90余种。
②海牛目。全水栖,纺锤形;皮厚,毛稀疏;颈短,有缢纹,颈椎互相分离;前肢鳍状,后肢缺失,仅保留腰带骨;无背鳍,尾鳍宽大扁平;臼齿咀嚼面平坦;胃多室,肠长,植食性,主食[[海藻]];行动缓慢,好群居。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于18世纪灭种,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共4种。
==分布及栖地==
海洋哺乳动物分布在地球的各地,不过其分布并不平均,和海洋的生产力分布恰好重合。物种最多的地方是在南纬及北纬40°附近。这对应海洋>初级生产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洲]]及[[南美洲]]、非洲、亚洲及澳大利亚周围。物种范围依各物种而不同。平均来说,海洋哺乳动物的物种范围大约小于五分之一个印度洋。范围大小的差异是各物种生态需求的不同,以及其适应不同环境能力的差异。海洋哺乳动物高度丰度的地区也恰好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地区,这也是科学家关注的议题之一 <ref>[http://env.people.com.cn/GB/46856/50510/4139483.html 海洋哺乳动物:环境污染的感应器],人民网,2006-2-24</ref>
大部分海洋哺乳动物(例如海豹和海獭)生活在海岸。不过海豹的陆地栖息区也不小,包括大陆及岛屿。在[[温带]]和[[热带]]地区,海豹可以离水生活,住在沙滩、卵石海滩、岩岸、沙洲、泥滩、潮池及海蚀洞内。有些海豹也许住在人造的设施内,例如[[栈桥]]、[[码头]]、[[浮标]]及石油平台。海豹也可能再近一步往陆地移动,住在沙丘或植被中,也有可能爬上悬崖:96。大部分的鲸类生活在开放的海域中,抹香鲸可能会潜在−1,000至−2,500英尺(−300至−760米)的海底下去找食物。海牛生活在靠海岸的浅水水域,约在海平面下30英尺(9.1米),不过也会潜水到−120英尺(−37米)的海域寻找海草。海獭会生活在岩岸、海藻林及有珊瑚礁的地区,不过也可以住在有浮冰的区域,或是沙质,泥质或粉质的区域。
④繁殖。多数1年1胎、1胎多仔,有的3年1胎。[[哺乳期]]半年至一年,初生仔较大,幼兽随母兽时间较长。
 
==参考文献==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715,0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