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吉嶼

增加 4,61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東吉嶼''',舊名'''東吉島''',台灣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為台澎航道上的重要據點,行政區屬於澎湖縣望安鄉…”
'''東吉嶼''',舊名'''東吉島''',[[台灣]][[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為台澎航道上的重要據點,行政區屬於[[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東吉嶼位於望安鄉的東南方,面積1.771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約47公尺,且是南方四島中面積最大的方山島嶼,屬於南北兩端地勢較高、中間較低的馬鞍地形,南北兩端最高點約有50公尺,中間較低處為主要聚落集中區,現在村落的位置是早年的海底,因陸地逐漸抬升,村民逐漸往現在的港邊居住,坡度較陡處集中於島嶼南北兩側。因島嶼位置靠近臺灣(臺南),航程僅約2小時30分,早年島上漁獲多送往臺南販售,島上日常生活用品亦購自臺南。

==歷史沿革==

澎湖東、西吉嶼的繁華是從清朝後開始,船隻從閩浙沿岸來往航行於臺灣海峽及臺灣府城(臺南)之間,當時的船速無法於一天內抵達臺灣,因此離臺灣府城最近的東吉嶼便成為往返與臺灣的海上中繼站。過去澎湖流傳著一句俗諺「東吉查某,西吉菜脯」,是稱頌東吉女人的妖嬌美麗,因為東吉船隻來往臺灣頻繁,帶回的時髦用品多,使得東吉女人裝扮的更引人注目,也是東吉繁華面貌的實景寫照;而西吉菜脯,是因為西吉嶼以玄武岩為主要地形,栽種作物的土質貧瘠,只有蘿蔔能夠安定栽種,因此造就了西吉菜脯的美妙招牌。<ref>[https://www.marine.gov.tw/環境教育/環教專欄/2231-海角之鄉-澎湖南方四島人文歷史紀實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20180712</ref>
東吉嶼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為確保台澎佔領權,分別在島上南北兩端興建軍營及燈塔,並派兵駐守,控制鄰近海域。當地居民放牧羊群,從北方的山頭俯眺,紅瓦白牆的古厝襯托著青草及黑白相間的羊群,景色頗為怡人<ref>[https://www.wangan.gov.tw/ch/home.jsp?id=47&act=view&dataserno=201708100006 《認識望安 東吉村》,澎湖縣望安鄉公所網站]</ref>。

東吉嶼雖屬澎湖縣,但距本島之[[臺南市]]僅約40公里、與縣治[[馬公市]]距離相差不遠,昔日即已往來密切,島民亦多遷居臺南[[安平區|安平]]定居。2002年東吉嶼居民曾一度爭取改歸臺南市管轄,但當時遭澎湖縣府反對,全案無下文。<ref>[http://www.tncg.gov.tw/pda_01.asp?id={07F853AD-455C-429B-8DB3-3C06E5036118} 澎湖縣離島東吉嶼居民有意爭取納入台南市管轄,市長許添財表示樂觀其成。]{{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台南市政府新聞 </ref>

==自然環境==

東吉嶼海岸幾乎為陡峭玄武岩所圍繞,僅在東、西、南岸有沙灘分布。其中東南岸沙灘能保有較為原生的棲地狀態,優勢植物為海埔姜及馬尼拉芝。北端海崖因飽受季風吹襲,地表裸露程度較嚴重,植被為低矮草本,南端海崖及島嶼南半部的方山平臺因居避風處,遂能發育成銀合歡灌叢林地。在東岸的海崖斜坡,絹毛馬唐是最為優勢的物種,白茅族群為次優勢,絹毛馬唐優勢的伴生植物有小葉括根、卵形飄拂草、煉莢豆、光高梁、島薊、臺灣灰毛豆、舖地蝙蝠草。
-
若以東吉嶼中央部位的低平鞍部作為分野,可將東吉嶼的方山平臺頂區分成南、北兩小方山,北方山再依東高西低之地勢,劃出東、西兩臺地。至於南方山則是有由西向東微傾的趨勢。南、北兩方山的植被構成明顯有異,北方山以狗尾草、光高梁及馬尼拉芝為最優勢,岐穗臭根子草、臺灣虎尾草、卵形飄拂草、臺灣灰毛豆、合萌等族群亦常見。南方山的絹毛馬唐是最強勢的物種,其次為白花牽牛、紅花黃細心、澎湖決明、海埔姜、四生臂形草、狗尾草。此外,島嶼中央有一河谷地型,走向為北向南再轉東南,其下游開闊地,是較為濕潤的環境,羽狀穗磚子苗以幾近純林的方式在此蓬勃的生長。
<ref>[https://penghu.info/OB3F8E5F684DD9517A01 東吉嶼],澎湖知識服務平台</ref>

==景點==
*啟明宮
*東吉嶼聚落
*東吉之眼
*東吉燈塔
*菜宅
*海蝕平台
*石巨人岩柱

== 交通 ==
*2016年起,與臺南市[[安平港]]開闢定期航線,一週二來回,航程2小時餘。
*2017年4月起,定期航線改至同市[[將軍港|將軍漁港]],航程短至1小時餘。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