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陆元九

增加 2,358 位元組, 4 年前
國際第一位慣導博士
===為祖國奉獻永遠的摯愛===
 
20世紀80年代,那些在出國潮中到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的年輕人得知:曾有一位中國人在這裡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慣性導航博士學位,他讓美國同行刮目相看。
 
陸元九的父親作為中學數學教員,家庭給了陸元九良好的熏陶,他5歲入小學,11歲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學讀初中。初中畢業后,陸元九考取了有名的江蘇省立南京中學。
 
30年代的中國國力羸弱。1931年,日寇侵佔東北三省,上初中的陸元九也上街參加學生宣傳活動。到南京讀高中時,日寇更是把軍艦橫在[[長江]]江面上炫耀武力。陸元九目睹這一切,參加了多次游行請願。1937年,陸元九剛剛報名參加高考,就傳出了北平發生“七七”事變的消息。8月份他赴[[上海]]參加完高考,很快又發生了“八一三”事變,日軍的飛機將上海轟炸為一片斷壁殘垣。
 
當時陸元九報考的志願是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央大學。上海淪陷使交通大學開學成為泡影。此時,從[[南京]]遷往[[重慶]]的中央大學向陸元九發來了開學通知書。在炮火中,陸元九逆江而上,經由[[武漢]]、[[宜昌]]到達大后方重慶。陸元九初到重慶,在山頂上搭建的平房裡上課。不僅如此,為躲避日軍飛機的轟炸,他們有時還在防空洞中學習。陸元九和他的同學作為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是中國本土第一批系統學習航空技術的大學生。在大學四年中,陸元九學習了發動機專業的必修課,自學了空氣動力學、飛機結構設計等課程,為日后深造打下了基礎。畢業后,陸元九留校任助教,他廣泛接觸航空工程的方方面面,這對提高一個科研人員的理論基礎有著重要意義。
 
40年代中期,公費出國留學考試將舉行的消息傳來,陸元九不願失去這次機會。他白天工作,晚上努力學習,最終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費留學生。當時,太平洋水雷密布,他隻有選擇印度洋和大西洋航線,從重慶飛到[[昆明]],再從昆明飛到[[印度]][[加爾各答]]候船,等船就等了兩個月。環繞半個地球的航行自然少不了磨難,但與陸元九執著理想的胸懷相比,這些只是人生路上的小插曲。
==參考資料==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