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333
次編輯
變更
登瀛书院
,無編輯摘要
[[File:登瀛书院.jpg|350px|缩略图|右|<big>登瀛书院</big>[http://www.taiwan.cn/twzlk/baodaofengcai/201005/W020100505315758652184.jpg 原图链接][http://www.taiwan.cn/twzlk/baodaofengcai/201005/t20100505_1356784.htm 来自 华夏经纬网 的图片]]]
==区域位置==
位於南投县草屯镇,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为草屯地区第一座 [[ 学堂 ]] ,由於当时草屯地区民生欣欣向荣、文风鼎盛,为建立读书风气而由当时地方有志之士绅发起,募得资金所兴建。「登瀛书院」内部改为 [[ 文昌祠 ]] ,正殿主祀「文昌梓潼帝君」,是许多学子祈求考运的重要地点, [[ 书院 ]] 四周稻田环绕,富田野之美,气氛古朴幽静。书院 [[ 建筑 ]] 至今完整保存清代建筑格局,正门上悬有「登瀛书院」, [[ 神龕 ]] 上方悬挂有「文运重兴」、「学教敦伦」,另有 [[ 国史馆 ]][[ 史料 ]][[ 编纂委员会 ]] 所赠的「辅翼圣教」 [[ 匾 ]] 。除了古匾外,诸如 [[ 闽南 ]] 花纹砖、梁上构筑、壁上万字形花纹砖、东西厢壁上书卷状 [[ 雕饰 ]] ,都是古意盎然、别具特色,其所保存的 [[ 文物 ]] 相当丰富,是 [[ 台湾 ]] 有关书院教育的珍贵史迹,文化资产极为珍贵。尽管世事多变,但「登瀛书院」从古至今的历任管理委员皆能坚守书院之崇高清誉,也严禁 [[ 政治 ]] 力介入,保持了 [[ 文庙 ]] 之严肃宁静型态,塑立了不随俗的典范。也因它远离市侩,且保持原貌,静静地伫立於绿油油的大地上,使访客置身其中, 彷 仿 佛走过时光隧道,回到那研读四书经典、 [[ 唐诗 ]][[ 宋词 ]] 的年代。
==结构布局==
格局是简朴的单进三合院式建筑,空间配置中间为三开间的 [[ 正殿 ]] ,两侧为七间式厢房,过水相连正殿与 [[ 厢房 ]] ,正前方有燕托翘脊的照墙一座,书院正门之联曰:「登云有路志为梯联步高攀凤阁,瀛海无涯勤是岸翻身跳进龙门」,期勉莘莘学子努力读书,才能荣登金榜、光耀门楣。「登瀛书院」为目前台湾现存书院中格局最小的一间,据推测其格局的简约应与创建时经费的短绌有关,当时虽由当地仕绅捐募兴筑以及信徒捐置学田,但仍接受彰化「白沙书院」的资助,故其与 [[ 白沙书院 ]] 关系密切,当年学规、修业等皆大部份依循白沙书院。台湾历史记载的六十二所书院中,创建年度有早晚,规模大小有别,财务情形各异而各具有特色,但 [[ 建筑物 ]] 大部分已失去了原貌,惟「登瀛书院」历经一百六十多年来,虽曾四次大修,然均能依照原貌加予修缮,不仅正殿之结构体毫未予更动,连两排斋舍也不增减一间,建材之土埆也未更换为砖块,完整的保持初建原貌是其一大特色<ref>[http://www.lvyougl.com/jingdian/349335.html 台湾登瀛书院],云游网</ref>,堪称珍贵的文化资产,经内政部评定为 [[ 国家 ]] 三级古迹。
==结构==
坐北朝南,前有 [[ 照壁 ]] ,左右有护龙,居中则为独立的 [[ 中殿 ]] ,也就是 [[ 讲堂 ]] 。在讲堂里的神龛则从左至右供奉著紫阳夫子 [[ 朱熹 ]] 、文昌帝君以及魁斗星君。
书院的屋顶采用的是单檐歇山式,其左右侧会从山墙伸出栱来,并有着列柱支撑,可以说是一种从硬山转变成 [[ 歇山顶 ]] 的作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