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竹簧雕刻

增加 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竹簧雕刻'''是将竹簧压成平面,与木板胶合,再精制成各种雕刻艺术品。早在北宋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 [[ 楠竹 ]] 编织 [[ 箩筐 ]] 、背兜、 [[ 椅子 ]] 、蒸笼等日常生活用品。后来,逐渐由粗到精,在筷子头上雕刻狮子、 龙凤。
==主要竹刻==
 
===浙江翻簧竹刻===
 
[[ ]] 翻簧竹刻创始于清代同治九年,是由艺人陈光臣创制成功的。它主要有:日用品,如 [[ 台灯 ]] [[ 茶具 ]] 、文具、食具等;欣赏品有台屏、挂屏、壁挂等。雕刻技法上,艺人们借鉴国画的白描手法,并运用传统的单线阴刻技法,刀法娴熟,运刀自如,疏密有致,刚柔相济。精细处如走丝,粗犷处似劈斧。在象牙色的竹簧上更显得清新、雅致。在仅有2毫米厚的竹簧上施以浮雕,是黄岩翻簧竹雕的传统技艺,难度很大,雕浅了没有层次,用力过大,则使簧层劈裂。但是艺人们使用了大小不同的50多种工具,雕刻得体,而且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     著名艺人陈方俊,是创始人陈光臣的后裔。他创作了“嫦娥奔月八角糖盒”,故事讲的是一个叫羿的人,得到了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想把它献给西王母。西王母还没有来得及吃,却被嫦娥偷吃了,吃后变成了仙,奔入 [[ 月宫 ]] 。作品表现了嫦娥生动优美的神态和飘洒的衣裙,使得风格雅致的翻簧工艺品,更富有诗情画意。 
===邵阳翻簧竹刻===
  湖南邵阳翻簧竹刻约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据传说,光绪三十二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将一把邵阳翻簧竹刻折扇进贡给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生日时,又定制了翎毛筒、烟丝盒、朝球盒等献寿。1915年,邵阳竹刻荷叶花瓶在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银质奖。
715,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