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样板戏

增加 24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样板戏.jpg|350px|缩略图|右|<big>样板戏</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718/4df53186b4e34d13834a836d15d34f0b.jpe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241925262_16607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样板戏''',全称革命样板戏,另称八个样板戏,指1967至1976年间,由中共官方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认定的一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中央文革小组对“革命样板戏”负责,称作八个样板戏 <ref>[http://junshi.xilu.com/shyy/20180719/1000010001050957.html 文革中的“八大样板戏“到底是哪八部戏?],西陆网,2018-07-19 </ref> (最早是八个)。
==起源==
样板戏的酝酿、创作成型,约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出现的现代[[戏剧]]还很少。
1956年3月1日至4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京剧演出大会,有约五十出现代京剧演出,标志着现代京剧[[主导]]的时代开始 <ref>[https://www.doc88.com/p-4012299013041.html 浅谈“样板戏”],道客巴巴</ref> 。这时的现代戏已经在[[舞台]]上用了布景,没有了传统[[服装]],没有行当的区分,工农兵成了主要的角色。唱的虽然是[[京剧]][[唱腔]],却加上了西式的[[和声]]。传统戏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江青曾经发表《谈京剧革命——一九六四年七月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人员的座谈会上的讲话》,并组织、参与、经手一些京剧现代戏等的改编、排练。于是,样板戏被打上“江记”标志。1967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当天,样板戏在北京各剧场同时上演。毛泽东多次率[[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出席观看,以此给予强劲的[[政治]]支持。江青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并由此活跃于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与此有关。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