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主音音乐

增加 2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主音音乐 ''' (中国将主音音乐称为主调音乐[注 1] )是一种与 [[ 复音音乐 ]] 相对立的音乐分类。主音音乐作品以其中某一个 [[ 声部 ]] (多数情况是高音部)作为 [[ 旋律 ]] (即“主音”),其余声部以和声或 [[ 节奏 ]] 等手法,作为陪衬和伴奏。(相反的,复音音乐则是每个声部都是地位相等的旋律,并互为彼此的 [[ 和声 ]] 与节奏。)
主音音乐的特点,是 [[ 音乐 ]] 形象明显,旋律明晰,感情表达明确,欣赏者较容易融入其中,也容易朗朗上口。主音音乐最重要的创作概念是和声学,与复音音乐重视 [[ 对位法 ]] 的概念不同。
一般认为主音音乐在18世纪才成为 [[ 西洋音乐 ]] 的主流,在此之前是以复音音乐为主的 [[ 宗教音乐 ]] 为音乐主流。尽管如此,现代的西洋音乐即使以主音音乐为主,但仍或多或少的都运用了一些复音音乐的手法,尤其是表现庄严气氛的宗教性音乐尤其如此。
主音音乐在 [[古典时代| 古典时期 ]] 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在历经 [[浪漫派音乐| 浪漫派 ]] 、印象派,进入风格多样化的20世纪后,至今仍是 [[ 音乐创作 ]] 的主流,受到最多欣赏者的青睐。
==区别联系==
[[ 主调音乐 ]] ,是以一条旋律为主要乐思,而其他部分通常作为和声因素处于服从、陪衬、协作的地位。大致与 [[ 欧洲音乐 ]] 进入古典时期的同时,主调音乐也取代了 [[ 巴洛克音乐 ]] 中复调音乐的主要地位,成为主要的音乐思维形式。 [[ 海顿 ]]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莫扎特 ]] [[ 贝多芬 ]] 以及所有浪漫派 [[ 作曲家 ]] ,总体倾向上是主调音乐。但复调音乐在他们的作品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位大作曲家是不掌握复调技术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 复调音乐 ]] 和主调音乐经常结合起来运用。 复调音乐和 [[ 主调音乐 ]] 都是多声音乐。
==举例==
在中国各 [[ 民族 ]] 的传统、 [[ 民间音乐 ]] 中,都有复调音乐的因素。现代中国作曲家借鉴欧洲复调音乐技术,也创作了一些中国风格的现代复调音乐。 [[ 贺绿 汀1934 汀]]1934 年创作的 [[ 钢琴 ]] 曲《 [[ 牧童短笛 ]] 》,就是 [[ 中国 ]] 最早、最成功地运用了复调技法的作品。初学 [[ 钢琴弹奏 ]] 的“小巴赫”,稍后的《小前奏曲与赋格》、《 [[ 创意曲 ]] 》都是复调音乐。 “ [[ 拜厄 ]] ”多数是主调,有少量是复调作品。“ [[ 车尔尼599 ]] ”只有最前面的七条是 [[ 复调 ]] ,其余都是典型的主调音乐。《 [[ 小奏鸣曲 ]] 》也是主调音乐,只有少数几首的第二乐章是复调。 ==参考文献==
40,4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