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堂 (臺北市)

增加 1,0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class="wikitable"!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中山堂''',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p>| 中正區]]延平南路。其落成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現名。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台灣古蹟-| 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refcenter>[<img src="https://wwwscontent-yyz1-1.moccdninstagram.gov.twcom/v/information_250_96999t51.html 臺北公會堂、旗後礮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 升格為國定古蹟] {{Wayback|url=https:2885-15/e35/wwwc236.moc0.gov608.tw608a/information_250_9699988281143_2381304758638272_5820631363433346830_n.html |datejpg?_nc_ht=20190224062330 }} 2019scontent-02yyz1-23,文化部1.cdninstagram.com&_nc_cat=100&_nc_ohc=iiGflYCRV0cAX9qZTMR&oh=c6c8a84666e980990dfe2043f24a9b85&oe=5EA1F8A1" width="280" > </refcenter> <small>[[中山堂]]<br> [https://gramho.com/explore-hashtag/%E4%B8%AD%E5%B1%B1%E5%A0%82 圖片來自gramho]
==歷史==投降之會場掛有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與'''地理'''    [[ 聯合國旗臺灣]] (四國國旗的前面上端,未呈現於畫面)。[[臺北市]]<br>
'''舊名'''    [[台北公會堂]]br> '''級別'''    國定古蹟<br> '''公告日期'''  2019/01/24<br> '''地理位置'''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98號<br> '''所有與管理'''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small>|}</div> '''中山堂'''<ref>[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90320000001 公告資料],國家文化資產網,2019/01/24</ref> ,是台灣第一個[[會展]]的建築,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 ==落成與歷史意義==其落成於台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臺灣戰後時期|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現名。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內政部]]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台灣古蹟|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2019年,[[中華民國文化部]]公告升格為[[國定古蹟]]。 投降之會場掛有同盟國[[英]]、[[中]]、[[美]]、[[蘇]]四國同等大小的國旗與[[聯合國旗]]。 1845年,[[大清帝國]]設置臺灣[[布政使司]]官職。同年於[[臺北府城]]西門內的西門街北側,建 [[ 布政使司衙門 ]] ,該衙門是全台灣[[最高行政機關]]。1895年5月[[乙未戰爭]]初期,該布政使司亦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府,不過只維持十數天。同年6月[[日本]]佔領台北並接收該布政使司衙門,17日舉行治台始政式典禮,也代表開始展開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
1895年至1919年間,該址的布政使司衙門一直為[[台灣總督府]]之辦公場所,直到新的台灣總督府廳舍(今[[中華民國總統府 (台北)|總統府廳舍]])完工為止。
1946年10月21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抵達台北,參加在中山堂舉行之「[[台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
後,隨著[[國府遷臺]],中山堂成為召開[[國民大會]]、[[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正副總統就職典禮]]及政府接待外賓的主要場所,直到[[陽明山中山樓]]落成為止;但國民大會秘書處仍設於中山堂[[中華路 (臺北市)|中華路]]側,直到國民大會停止運作。歷史上舉凡[[美國總統]][[尼克森]]、[[南韓]]首位[[南韓總統|總統]][[李承晚]]、[[越南共和國|南越]]首位總統[[吳廷琰]]、[[菲律賓總統]][[卡洛斯·加西亞]]、[[伊朗國王]][[巴勒維]]等元首訪華,都是在此接受國宴招待。此外,1954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亦在此簽定。
== 單位 組織架構==
===所本部===
*主任
 
===內部單位===
*總務組:文書、檔案、出納、總務、財產之管理與法制、公關、資訊、研考等業務及不屬於其他各單位事項。
*主計機構: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 建築 特色== * 台北公會堂為台灣日治時期知名建築師[[井手薰]]作品。所謂「公會堂」,乃是日本專為[[都市]]舉辦集會活動所設計的公共建築。除台北之外,台灣各大都市在日治時期也有興建公會堂,而台北公會堂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昭和11年落成時,台北公會堂的規模與場地設備僅次於[[東京]]、[[大阪]]及[[名古屋]],是當時日本第四大的都會公會堂。而設計監造團隊除了服務於[[台灣總督府]]的設計師井手薰外,還有八阪志賀助、神谷犀次郎,而實際建築則委由總督府營繕課負責。  * 中山堂寬60公尺半,側深達113公尺,共有四層樓,該建築面積共達4000[[平方公尺]]左右。而這建築又是由集會堂與餐廳兩部分組成。其中「集會堂」內分兩層,上層與下層合計共觀眾席2056席。因為可以播放[[電影]],1950年代至1990年代為公教人員免費[[電影院]]所在。也曾經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國民大會]]開會的所在地,到1966年[[中山樓 (陽明山)|中山樓]]完工後才改至該處開會。其後面靠中華路一側,是國民大會秘書處的辦公室。  * 餐廳三層高,室內面積達1400平方公尺。主建築除了用餐場所外,還包含娛樂室、理髮廳、貴賓室、[[廚房]]。貴賓室室內正面掛著[[黃土水]]的知名作品《[[水牛群像]]》 *本來屋頂尚有赤道儀[[折射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戰後已遷至[[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圓山天文台]]。除此,戰後的公會堂廣場亦增設一座連基座達五公尺的[[孫中山]]像,該銅像基座原位於西門町,為紀念[[台灣總督府]]第4任[[民政長官]][[祝辰巳]]而建立,為市定古蹟。而在1999年,廣場上由[[行政院]]籌建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也正式啟用。*1936年完工的台北公會堂,因面臨全面戰爭爆發初期,因此建築採簡單、明朗設計概念。該建築採取[[1930年代]]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混凝土|水泥]]結構,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不過兩柱與門面,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另外,公會堂特色為採取台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而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的各種多端變化花紋則是另一項獨具特色
==場地現況== 本來屋頂尚有赤道儀中山堂現為[[ 折射望遠鏡]]及圓頂觀測台,戰後已遷至[[台 北市 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圓山天 政府 化局]] 。除此 所有與管理 戰後的 其經營方式為分廳且 會堂廣場亦增設一座連基座達五公尺的開單日[[ 孫中山外包]] 該銅像基座原位於西門町 因為場地寬闊且收費合理 現仍 紀念[[ 灣總督府]]第4任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ref>[[民政長官]][[祝辰巳]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0185531/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193 中山堂] 而建立 為市定古蹟。而在1999年,廣場上由[[行政院]]籌建的「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也正式啟用。台北旅遊網</ref>
1936年完工的台北公會堂,因面臨全面戰爭爆發初期,因此建築採簡單、明朗設計概念。該建築採取[[1930年代]]流行的現代折衷主義樣式,使用[[鋼骨]][[混凝土|水泥]]結構,外表貼由北投窯場所生產的淺綠色面磚,不過兩柱與門面,仍有古典圖案之裝飾。  另外,公會堂特色為採取台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台灣陶瓦,而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的各種多端變化花紋則是另一項獨具特色。==現況== 中山堂現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所有與管理,其經營方式為分廳且公開單日[[外包]],因為場地寬闊且收費合理,現仍為台北演藝界重要表演場所之一。 ==交通訊息==
===聯營公車站牌名稱 Pool Bus===
* 博愛路 Boai Road
===台北捷運===
板南線[[西門站]]第5號出口步行至正門約3分鐘。 ===停車場==<ref>[https://www.zsh.gov.taipei/cp.aspx?n=394403C772D9A6CA 交通位置],臺 北 市 中 山 堂 交 通 位 置 圖</ref>  ==== 收費停車場 ====
* '''中山堂地下停車場'''
(二)星期六、日及政府行政機關放假之紀念日與民俗節日:10:00-20:00計時40元,20:00-10:00計時10元。
 
註:
1. 請由重慶南路往總統府方向行駛至武昌街口右轉入停車場;由衡陽路行駛之車輛,行至博愛路口時右轉,至武昌街時再左轉至地下停車場。
2. 本停車場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停車管理處管轄,停車費率及收費時間如有變更,以現場公告為準,洽詢電話(02)2331-0482。
 
* '''臺灣聯通地下停車場'''
11:00-23:00計時50元,23:00-11:00計時40元。
 
註:
1. 地址為臺北市衡陽路51號,限高2公尺。
2. 停車費率及收費時間如有變更,以現場公告為準,洽詢電話(02)2523-5000。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