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96
次編輯
變更
琮
,無編輯摘要
琮是一个汉字,读作cóng,本意是指古代一种玉器。该文字在《周礼·大宗伯》和《仪礼·聘礼》等文献均有记载。
==玉琮之王==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ref>[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sj/u7ai4023666_K4.html 良渚文化又露脸了 比甲骨文更早的古文字出现],东方网, 2015-5-28 </ref> (距今约5300~4000年)
*高49.7厘米 上宽6.4厘米 下宽5.6厘米 传山东出土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上海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周礼》中就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也就是说在礼仪活动中用琮来祭祀地神。
这件玉琮呈碧绿色,玉材属于软玉系列的透闪石——阳起玉石,它的基本造型为方柱体,中心对穿大圆孔,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器身共分十九节,每节四角雕成一简化戴冠人面或兽面神像,全器共有76神像,玉琮上端上部正中阴线刻日月纹,与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莒县凌阳河陶文相似,这种日月纹应该是天上世界的象征,反映出先民对太阳、月亮的崇拜。琮外壁四面各有一道凹槽,槽两边基本等距,误差在1毫米左右,每节上下间距也几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兽面纹的构图也基本相同。每两个转角的纹饰组合成完整的兽面,既生动且富有变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