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10
次編輯
變更
红山文化
,無編輯摘要
==历史==
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 [[ 兴隆洼文化 ]] (公元前6200~5400)、 [[ 新乐文化 ]] (公元前5300~4800)以及 [[ 赵宝沟文化 ]] (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 [[ 小河沿文化 ]] 和 [[ 夏家店下层文化 ]] (公元前2000~1000)。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ref>[http://www.cssn.cn/kgx/ycsf/201611/t20161103_3262339.shtml 探寻红山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源头],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11-3</ref>;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
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辽西地区 [[ 史前社会 ]] 的 [[ 聚落 ]] 形态、 [[ 经济 ]] 形态、埋葬 [[ 习俗 ]] 、 [[ 原始宗教 ]][[ 信仰 ]] 、 [[ 手工业 ]] 分化及技术水平、 [[ 文化交流 ]] 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步入了初级 [[ 文明社会 ]] 。
==地理分布==
红山文化位于 [[ 东北平原 ]] 和 [[ 蒙古高原 ]] 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 [[ 辽宁 ]] 、内蒙古和 [[ 河北 ]] 交界的 [[ 燕山 ]] 南北及 [[ 长城 ]] 地带,主要集中于西 [[ 辽河 ]] 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重要遗址有赤峰红山后、 [[ 赤峰 市|赤峰]] 蜘蛛山、赤峰西水泉、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林西沙窝子、 [[ 巴林右旗 ]] 那斯台、 [[ 巴林左旗 ]] 城郊、围场下伙房、敖汉下洼、奈曼旗、锦西沙锅屯、阜新胡头沟、阜新福兴地、喀左东山嘴、喀左新营子、牛梁河、朝阳十二台营子、 [[北票市| 北票 ]][[ 白石水库 ]] 、康平城郊、小河沿等。
==生活概况==
红山文化的年代,大约距今五千多年,与 [[ 仰韶文化 ]] 中、晚期相当。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不但有深葬的习俗,更有火葬和天葬的习俗<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602/30468.html 红山文化中的墓葬习俗与文化],历史上的今天 , 2016-2-19 </ref>。
==种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