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04
次編輯
變更
新星
,無編輯摘要
新星不是Ia超新星。
大家在 [[ 银河系 ]] 中已发现超过200颗新星。银河系每年约有20至60颗新星被发现,大概每年40颗。每年被发现的新星数量低于此一数值被归咎于距离的遥远和观测的偏差。而每年在 [[ 仙女座大星系 ]] 发现的新星只有银河系的1/2到1/3。
有的新星肉眼可见:1975年明亮的 [[ 天鹅座 ]] 新星发生,这颗新星于1975年8月29日出现在天鹅座的 [[ 天津 ]] 四北方约5度之处, [[ 视星等 ]] 达到2.0等(与天津四的光度相似)。最靠近现在的是天蝎座V1280,在2007年2月17日亮度达到3.7等。
==名称由来==
1572年, [[ 丹麦 ]][[ 天文学家 ]][[ 第谷·布拉赫 ]] 在仙后座观察到超新星SN 1572,并且在他的著作《de nova stella》(拉丁文,意思为“关于新星”)中描述时,给了“新星”这个名称。在书中,他以近处的物体应该会相对于恒星产生位置的改变,来论述说新星的距离非常遥远。虽然这是一颗 [[ 超新星 ]] ,而不是一颗传统的新星,但直到1930年代人们才 [[ 意识 ]] 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发展==
*有时,白矮星在伴星的洛希半径内,因此它稳定地从伴星的 [[ 外层大气 ]] 吸积气体于表面。(这颗伴星可以是一颗主序星,或是已经膨胀成 [[ 红巨星 ]] 的老年恒星。)这些气体主要是 [[ 氢 ]] 和 [[ 氦 ]] 。(是 [[ 宇宙 ]] 间最平常的成分)这些气体因为重力被压得更紧密 。*压力使其温度变得非常的高。虽然热量会传导至内部,但是白矮星内部的简并物质不会受热膨胀,所以表面仍然稳定而紧密,不会出现被撑开从而压力下降的情况。*核聚变反应渐渐在表面发生,而核聚变的速率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越是压缩,表面的氢放热越快,表面的温度和压力就会继续增加,当温度达到2,000万K时,氢主要经由碳氮氧循环燃烧,氢燃烧一般不会稳定,很快造成热失控反应,新星喷发出星云的光谱显示,新星喷发出了氦、碳、氮、氧、氖和镁等元素,它们是这时形成的(只有在范围很窄的吸积率下,氢聚变可以在表面稳定的进行)。*这个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白矮星发生极端明亮的爆发,并将表面剩余的气体吹散。最后,白矮星或是将燃料用尽,或是坍缩成为中子星,或是爆炸成为Ia超新星。总的来看,5%吸积的质量参与核聚变成为爆发的动力,它抛出的质量有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相较于白矮星的质量是非常小的。喷出物的速度约每秒数千公里 - 快新星的速度比慢新星快,光度从太阳的数倍临时增加至50,000至100,000倍。新星对星际物质的贡献并不大,在银河系内只相当于超新星的1/50,红巨星和超巨星的1/200 。
*[[压力]]使其温度变得非常的高。虽然热量会传导至内部,但是白矮星内部的简并物质不会受热[[膨胀]],所以表面仍然稳定而紧密,不会出现被撑开从而压力下降的情况。 *[[核聚变反应]]渐渐在表面发生,而核聚变的[[速率]]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越是压缩,表面的氢放热越快,表面的温度和压力就会继续增加,当温度达到2,000万K时,氢主要经由碳氮氧循环燃烧,氢燃烧一般不会稳定,很快造成热失控反应,新星喷发出星云的光谱显示,新星喷发出了氦、[[碳]]、[[氮]]、[[氧]]、[[氖]]和[[镁]]等[[元素]],它们是这时形成的(只有在范围很窄的吸积率下,氢聚变可以在表面稳定的进行)。 *这个过程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白矮星发生极端明亮的爆发,并将表面剩余的气体吹散。最后,白矮星或是将燃料用尽,或是坍缩成为[[中子星]],或是爆炸成为[[Ia超新星]]。 总的来看,5%吸积的质量参与核聚变成为爆发的动力,它抛出的质量有[[太阳质量]]的万分之一,相较于白矮星的质量是非常小的。喷出物的速度约每秒数千公里 - [[快新星]]的速度比慢新星快,光度从[[太阳]]的数倍临时增加至50,000至100,000倍。新星对[[星际物质]]的贡献并不大,在银河系内只相当于超新星的1/50,红巨星和[[超巨星]]的1/200。 光度的上升是快还是慢,与新星的类型有关,而在到达高峰之后, [[ 光度 ]] 的下降是很稳定的。从最大光度下降2至3个星等所花费的 [[ 时间 ]] ,可以用来对新星进行分类。快新星在短于25天的时间内光度会下降2等,慢新星则会超过80天才降低2星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