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明报

增加 1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明报 ''' 》是 [[ 香港 ]] 的中文 [[ 报纸 ]] ,由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 [[ 金庸 ]] )和 [[ 沈宝新 ]] 在1959年5月20日创立。本为香港上市公司明报企业旗下 [[ 刊物 ]] ,于2008年4月23日更名为 [[ 世界 ]] 华文媒体。
《明报》内容以香港本地新闻为主,两岸、国际新闻为辅。根据2006年 [[ 香港中文大学 ]] 调查指出,香港市民及传媒业界认为《明报》在香港报章中公信力良好[2] ,其报道亦屡次获奖。其副刊版“世纪”在香港报纸中较为突出,以 [[ 文学 ]] [[ 文化 ]][[ 艺术 ]] 创作等 [[ 人文科学 ]] 的探讨与 [[ 政治 ]] 专栏为主。《明报》历任总编辑为潘粤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桥、张健波、刘进图,之后总编辑一职一度由首席执行总编辑锺天祥暂代,其后于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为总编辑,任职至2017年元旦离任,由梁享南接替[3][4]
《明报》在 [[ 加拿大 ]][[ 温哥华 ]] (加西版)、 [[ 多伦多 ]] (加东版)皆有发行报纸,在 [[ 台湾 ]] 亦有 [[ 明报周刊 ]] ,曾经在 [[ 美国 ]][[ 纽约 ]] (美东版)和 [[ 旧金山 ]] (美西版)发行。2009年1月31日,明报美东版刊登启事宣布改版,于2月2日起与免费报合并[5] ,后于2018年11月30日宣布停刊[6] 。2月14日,美西版亦宣布停刊。
==定位==
明报比较少使用震撼读者的大标题,而且亦同《成报》、《星岛日报》(香港版本)和《新报》一样没有“风月版”(色情文章),排版及色彩较单调,倾向使用中性用语,香港不少中学及小学均会代学生订阅明报。
在香港报业市场剧烈竞争下,近年 明报 比较少使用震撼读者的 大标题 的语气 ,而且亦同《成报》、《[[星岛日报]]》(香港版本) 内容被指比较以前 《新报》一样没有 软化 风月版 (色情文章) 即趋向“资讯娱乐化” 排版及[[色彩]]较单调 但整体而言,明报形象仍 倾向 严肃 使用中性用语 香港不少[[中学]]及[[小学]]均会代学生订阅 明报 亦在金禧纪念后仿效星岛日报采用秀丽粗体
在香港报业市场剧烈竞争下,近年明报大标题的语气和内容被指比较以前“软化”,即趋向“资讯娱乐化”,但整体而言,明报形象仍倾向[[严肃]],而明报亦在金禧纪念后仿效星岛日报采用秀丽粗体。 《明报》于1997年至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香港新闻机构公信力调查”中5度获评级为最具公信力的中文报章,《明报》因而约于2000年代初期开始在报头上注有“公信第一”的 [[ 宣传标语 ]] 。至2010年,排名被《香港经济日报》超越后仍然使用上述标语;至2014年,排名再下降至第3位后取消上述标语[7]
==风格==
根据张圭阳著《金庸与报业》及《金庸与明报传奇》,明报 [[ 创办人 ]] 金庸称,报纸是老板的私器,不是公众的公器。又说:新闻自由,是 [[ 报社 ]] 员工向外争取的,而不是向报社内争取的。报社内只有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并没有谁向谁争取自由的关系。
总体来说,查良镛透过明报呈现的4种精神,分别为:
*强烈大中华民族 [[ 意识 ]] ; *高举 [[ 儒家思想 ]] ; * [[ 反战 ]] ; * [[ 保守主义 ]] 。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