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竹塹城迎曦門

移除 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來竹塹時,在四週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 ,週長440丈(約1408公尺) ,有東、西、南、北四個門,為竹塹最初的建城樣貌。
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進士[[鄭用錫]]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獲清廷同意後,於清道光7年(西元1827年)興工,周長為860丈,牆高1丈5尺,深度一丈六尺的磚石造城牆,並建造四座城門。
北門有臺灣唯一的牌坊群分別是清同治5年(西元1866年)的江氏節烈坊(已不存)、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的張氏節孝坊、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的李錫金孝子坊(已移至明湖路上)、清光緒6年(西元1880年)的蘇氏節孝坊等。
 
西門石坊街上有新竹歷史最悠久的楊氏節孝坊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建)。
由於磚石城周長比起之前的土城短很多,使原本在土城裡的鄭氏[[北郭園]]與竹蓮聚落等都變成城外,又因附近的水田莊、湳雅莊等地興起,更顯城防不足。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在[[鴉片戰爭]]期間,便在磚石城外加築一圈土城,周長1495丈,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城高為一丈   另建大小城門共八座,分別是大東門「賓暘門」、大西門「告成門」、大南門「解阜門」、大北門「承恩門」、小東門「卯耕門」、小西門「觀海門」、小南門「耀文門」與小北門「天樞門」。
進入[[日治時期]],日本明治34年(西元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整個北門付之一炬。
1,656
次編輯